324架俄机轰炸!特朗普抱怨普京变卦限俄12天停火,俄外长放狠话 蜂群夜袭 七月

国际聚焦镜 2025-08-02 11:30:11

324架俄机轰炸!特朗普抱怨普京变卦限俄12天停火,俄外长放狠话 蜂群夜袭 七月底的夜,乌克兰西部的天被嗡鸣声撑得发紧。 俄军从六个州、两个边疆区同时起飞324架无人机,型号以Shahed-136及俄制改进型为主,搭配七枚导弹,包括“匕首”和Kh-101。 赫梅利尼察基州旧康斯坦丁诺夫空军基地被选作主攻方向,这里离俄乌边境六百多公里,平时不是首轮目标,但这次偏偏在特朗普压缩停火期限后的第三天挨炸,挑衅味道溢出屏幕。 基辅、文尼察、利沃夫几乎同一时间拉响防空警报,乌军指挥部承认:“过去半年里最复杂的一夜。”无人机残骸散在田地、街角、废墟中,有的还在冒烟;基辅东南部两栋居民楼被碎片击中,八人受伤,其中有一个七岁的孩子。心理冲击比物理破坏更大。基辅军情人士直言:“俄军不再追求全盘瘫痪,而是精准撕裂。”蜂群战术成型:无人机压制牵制,导弹精准补刀。 这场空袭没有多余言语。克里姆林宫没表态,夜空的轰鸣就是答复:不接受通牒,不接受时间表。 特朗普的十二天倒计时 七月中旬,特朗普还在讲“五十天停火预期”,想在九月前交出一份可以吹的“实质性框架”。但乌克兰战线没配合。眼看无人机和导弹把夜空点亮,他在苏格兰草坪上把期限砍到十二天:“俄方必须停火,否则收下我的新账单。” 通牒不止是嘴上狠话,美国财政部、国务院早准备了次级制裁方案,瞄准俄罗斯出口、能源、原材料,并点名印度、土耳其等买俄油的国家。美国能源部已通知八大石油交易商重新评估风险,特朗普想用经济钳制逼普京低头。 问题是,普京不想给他这个政治礼物。俄军的324架无人机夜袭,就是赤裸裸的回应:我不接受交易,我不按倒计时走。 这场博弈,本质是政治资本对赌。特朗普要一个“我能管住普京”的标签;普京要的是战略定力,比谁能熬。美国政治只能玩倒计时,俄罗斯可以玩持久战。 乌克兰的尴尬 这场大国对撞里,乌克兰成了被裹挟的旁观者。泽连斯基的幕僚对英国媒体抱怨:“没人告诉我们谈了什么。”通牒是特朗普单方面抛的,俄军用导弹回了场,乌克兰只负责被炸。旧康斯坦丁诺夫基地起火,更让外界猜测美援F-16的部署地点几乎被明示。 乌军高层两难:如果姿态软,可能被俄军视为示弱;硬撑,则被特朗普和普京都拿来当筹码。西部城市居民深夜往地下避难的场景,成为这场十二天博弈的注脚。 拉夫罗夫的冷话 俄外长拉夫罗夫照例说得很平静:“我们不是靠美元喂养的国家,我们有自己的战略判断。”字面冷静,底色强硬,指向特朗普的通牒:经济手段未必能让俄罗斯低头。 俄军的动作配合这句话:赫尔松、基洛波夫尼茨基的能源设施也被打了。打得更狠,说得更软,这种组合反而危险。它告诉外界:俄罗斯不受倒计时节奏牵制,先炸一轮,再看谈不谈。 欧洲被边缘化 这场美俄互动让欧洲心里发凉。法国媒体质疑:“关乎整个欧洲安全的决定,就在苏格兰草坪上宣布?”德国更直白:“我们担心的不是普京拒谈,而是我们根本不在谈判桌上。” 特朗普绕开北约协商,搞个人秀。一旦停火失败、俄军升级打击,欧盟既没主动权,也没兜底方案。战争的代价,首先由乌克兰承担,其次是欧洲。 倒计时里的硬碰硬 当前的俄乌战事,已进入意志对撞阶段。美国想见好就收,俄罗斯有战略耐力,乌克兰是消耗品,欧洲是陪跑者。324架无人机夜袭,不只是一次军事行动,也是对十二天通牒的冷笑。 未来十二天,特朗普面对的不只是普京的沉默和空袭,还有国内外对他“越俎代庖”的质疑;普京要验证,俄罗斯能否承住经济压力,用连续打击证明不屈。乌克兰防空能撑多久,欧洲会不会被拖下水,没人敢打包票。 战争不会因为一场记者会熄火。夜空里嗡鸣的蜂群,是这场大国赌局最真实的背景音。 参考资料: 《俄军无人机再袭乌西部,乌军称防空压力空前》环球时报 《特朗普称对俄停火通牒只剩12天,克宫未予回应》参考消息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国际聚焦镜

国际聚焦镜

精准聚焦,捕捉国际新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