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当了!”2001年,美国一招让我国堆积如山的己内酰胺产品变成废品,中石化

折月煮酒煎茶 2025-08-02 16:00:07

“我们上当了!”2001年,美国一招让我国堆积如山的己内酰胺产品变成废品,中石化的几位资深技术人员正感到绝望之际,一个人的出现改写了结局。 2001年,中国石化的仓库里,堆满了无数桶白色的粉末,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己内酰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中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不惜重金从美国引进旧设备。然而,当产品终于摆上货架时,却发现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早已被美国等工业大国恶意压低。 中国生产的己内酰胺失去了价格优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产品在仓库里蒙尘,中石化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都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这场“价格战”的背后,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工业发展的技术封锁和市场打压。长期以来,己内酰胺的生产技术都被欧美国家垄断,中国不得不依赖进口。 为了打破这种“卡脖子”的局面,中国毅然决定自主研发。当中国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时,美国却通过转移生产、压缩成本等方式,将己内酰胺的价格压到极低,企图在源头上扼杀中国产品的竞争力。 面对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手段,中国当时确实吃了大亏,因为我们的技术和工业基础还不够扎实,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应对。 然而,就在中石化陷入困境时,一位年近80岁的老人站了出来。他就是中国著名的石油化工专家、两院院士闵恩泽。看到工人们辛勤生产的产品成了废品,闵恩泽痛心疾首。 他深知,技术问题不解决,中国工业就永远会被人欺负。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依然毅然决然地带领团队,开始了新的攻关。 他将当时刚刚兴起的“绿色化学”理念引入石化领域,决心用技术打破垄断,并且解决工业污染问题。 经过闵恩泽团队的刻苦攻关,中国不仅成功掌握了己内酰胺的生产技术,更是在绿色生产方面取得了突破。 他们研发出的绿色成套技术,不仅使中国己内酰胺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而且实现了环保生产,核心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这项技术的成功,让中国生产的己内酰胺变得质优、价廉、环保,迅速在国际市场上打开了局面,广受欢迎。中国的己内酰胺产业因此扭亏为盈,创造了上千亿的经济效益,彻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这并不是闵恩泽第一次挺身而出。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外对中国的炼油催化剂技术进行严密封锁。当时专业不对口的闵恩泽,硬是靠着自学和实践,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多项催化剂技术,帮助中国炼油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参考资料:用奋斗点燃人生之炬——记“最美奋斗者”闵恩泽院士2019-11-25来源:中国科学报

0 阅读:0
折月煮酒煎茶

折月煮酒煎茶

折月煮酒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