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败家子吴敬梓,撒尽完他爹留给他的2万两白银之后,一夜成为了贫民,于是他搬离了

历史萌乐站 2025-08-02 18:31:47

清代败家子吴敬梓,撒尽完他爹留给他的2万两白银之后,一夜成为了贫民,于是他搬离了豪宅,和妻妾都住在了贫民窟里,小妾们因为年轻纷纷都改嫁了,只有老妻守着他。 你猜怎么着?这位被骂作“败家子”的男人,其实是个被时代耽误的天才。吴敬梓出身安徽全椒的科举世家,曾祖父一辈出过榜眼、探花,父亲吴霖起更是散尽家财修缮学宫的清官。 按理说,这样的家庭该培养出谨守礼教的官僚,可吴敬梓偏不——他18岁中秀才后就厌倦八股,天天和文人雅士喝酒唱和,散尽家财接济穷人,连族兄都骂他“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 真正让他彻底破产的,是家族遗产争夺战。父亲死后,叔伯兄弟如饿狼一样咬上来瓜分财产,吴敬梓本就不擅算计,更别说妻子陶氏被族人欺凌含恨而终,他一怒之下卖掉全椒老宅,带着续弦叶氏和年仅15岁的儿子吴烺搬到南京秦淮河畔。 这一搬,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南京,吴敬梓过上了“囊无一钱守,腹作干雷鸣”的日子。寒冬腊月没钱买炭,他就带着朋友绕城暴走数十里,边走边吟诗,美其名曰“暖足”。 有次连续两天断炊,族兄派人送来三斗米、两千钱,他转手就拿去买酒请朋友喝,醉醺醺地说“人生须尽欢”。 这样的行径,在旁人眼里是荒唐,在他却是对虚伪礼教的反抗——既然科举仕途容不下真性情,不如做个“秦淮寓客”,把世态炎凉写进书里。 最绝的是他拒考的故事。安徽巡抚赵国麟赏识他的才华,亲自上门推荐他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他却让妻子叶氏装病,自己盖着被子呻吟:“大人见谅,草民命不久矣”。 等巡抚一走,他立刻跳下床大笑:“娘子,咱俩这戏演得妙啊!”这种对功名的唾弃,在《儒林外史》里化作了杜少卿的宣言:“学里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 更令人唏嘘的是他的家庭。发妻陶氏因家族败落郁郁而终,续弦叶氏却在他最落魄时不离不弃。当小妾们为了生计改嫁时,叶氏陪着他住在漏雨的茅屋,白天帮人浆洗,晚上为他磨墨。 吴敬梓在《病中忆儿烺》里写道:“有如别良友,独念少寒衣”,既牵挂儿子,也愧疚于妻子。这种贫贱夫妻的真情,与《儒林外史》中严监生妻妾争产的丑态形成鲜明对比。 最讽刺的是,吴敬梓散尽家财,却留下了无价之宝。他在贫民窟里写成的《儒林外史》,用40万字骂尽科举腐败、世态炎凉。 书里严监生临终前伸着两根手指嫌灯芯费油的情节,正是他族人争夺财产的真实写照。而那个拒考的杜少卿,分明就是他自己的影子。 1754年,吴敬梓病逝于扬州。好友金兆燕冒着风浪把他的棺木运回南京,葬在清凉山下。 此时的他,早已不是乡人眼中的败家子,而是用一支笔剖开封建社会毒疮的斗士。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历史萌乐站

历史萌乐站

萌乐相伴,感受历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