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欧洲历史上最团结的一次了,英国、法国、比利时、丹麦、芬兰、意大利、等25国联名发出了明确的信息:要求以色列立即在加沙停火,立即停止屠杀行动,立即停止集中营计划。 2025年7月21日,英国外交大臣大卫·拉米宣布一份由25国签署的联合声明。这份文件起草于几天前,由法国外交部初拟,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其他国家。 各国外交官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和各自首都确认签名。签署国包括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英国、加拿大、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和瑞士。 这些国家集体指责以色列的援助分发方式问题严重,导致局势不稳,并剥夺加沙居民权利。声明中提到,以色列军队在分发援助时造成超过8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儿童,他们只是为获取水和食物聚集。 各国要求以色列遵守国际法,解除援助限制,确保物资流通。声明特别反对以色列将巴勒斯坦人移入“人道主义城市”的方案,这种设施建在拉法废墟上,可容纳数十万人,但需严格检查且禁止自由出入,相当于强制拘留。 各国表示,这种位移违反日内瓦公约。声明还谴责哈马斯扣押人质,要求立即释放,但重点是加沙即时停火。 以色列外交部迅速回应,称声明脱离现实,向哈马斯发送错误信号,强调哈马斯是冲突延续的责任方。声明标志欧洲国家在加沙问题上的统一,涉及从北欧到南欧的国家,但未提及制裁或军事干预。援助卡车在边境等待检查,物资流通受阻,加沙饥饿加剧。 联合国报告显示,自冲突开始,巴勒斯坦死亡人数超过59000人,其中多数是平民。各国通过外交渠道施压,但以色列坚持政策。哈马斯欢迎声明,但拒绝接受以色列停火提议。国际社会担忧,如果冲突继续,中东可能爆发更大规模对抗。 美国虽未签署,但支持调解努力。声明呼吁各方保护平民,避免领土变化,如以色列在西岸E1地区的定居点计划,这会分割巴勒斯坦领土,破坏两国方案。 settler暴力对巴勒斯坦人增加,但惩罚少。各国准备进一步行动支持停火和政治途径,但具体措施未明。加沙人口超过200万,大多依赖有限援助,多人多次流离失所。 援助组织批评以色列的双重用途限制,阻挡婴儿配方奶粉、水过滤器和药品进入。医疗用品如氧气瓶和癌症药物也受限。以色列称这些物品可能被哈马斯军事利用,但援助团体否认。 声明重申支持美国、卡塔尔和埃及调解,但谈判无突破。哈马斯坚持以色列撤军,以色列要求哈马斯缴械。冲突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开始,已持续近两年。 以色列地面进攻扩大到加沙中部,坦克推进,士兵搜索。巴勒斯坦卫生部报告,医院记录饥饿和营养不良死亡人数上升,包括儿童。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警告, Gaza儿童营养不良率达十分之一。声明签署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同步发布本地版本,重申立场。 欧盟危机管理专员加入签名,显示欧洲共识。德国未签署,但外交部长表达对人道情况担忧。以色列盟友如美国大使批评声明,称应压哈马斯而非以色列。 哈马斯称声明是国际社会觉醒,但拒绝释放人质,除非全面停火。谈判在多哈继续,但进展缓慢。以色列称哈马斯顽固拒绝提议。 援助分发由以色列支持的加沙人道基金会管理,使用美国私人保安公司,但常发生人群拥挤或开火事件。联合国记录875人死于援助现场附近。 自5月底,该基金会取代联合国机构成为主要分发者,但效率低。声明结束时,各国呼吁国际社区团结,实现永久停火,避免更多流血。
阿拉伯国家集体转向哈马斯,中国方案让以色列破防,未来谁说了算?最近联合国开了一
【5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