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种预感,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的军旗投影撤不掉。 这事跟日本抗议没关系,也不是外交压力在作怪,纯粹是澳洲人骨子里的那股恨意,早就拧成了一股解不开的绳。 日本驻澳使馆连着发了三封抗议信,说馆里那个二战展厅入口的地板上,用全息投影把日本旭日旗铺成地毯,每个参观者都得踩着旗子进去。 按说这种事外交层面打个招呼也就算了,可澳方回应特别硬气:“这是历史现场的一部分,撤了就是对逝者的背叛。”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翻翻澳洲的战争史,日本简直是刻在民族记忆里的血债。 1942年达尔文港空袭,242架日军战机把这座北方小城炸成火海,252条人命瞬间没了,其中一半是澳洲士兵。 这是澳洲本土第一次被外敌攻击,当时的总理柯廷直接在广播里喊:“我们被盟友抛弃了!”从那以后,澳洲人对日本的恨意就像新几内亚丛林里的藤蔓,缠得死死的。 新几内亚战役更是把这种恨意钉进了骨头。1943年到1944年,澳军和美軍一起跟日军死磕,丛林里的疟疾、日军的“玉碎”战术,让澳军伤亡惨重。 光莱城战役,澳军第7师和第9师就用血肉之躯啃下日军据点,那些被俘虏的澳洲士兵,不少被日军用刺刀挑死在海滩上。 战后统计,新几内亚战场的日军死亡率高达90%,澳洲人用近乎残酷的方式报了仇。 这种恨意还被精心保存进了纪念馆的每个角落。在堪培拉的展厅里,有一面墙专门陈列着从日军手里缴获的军旗、军刀,旁边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澳军士兵用刺刀挑落日军军旗的画面。 最绝的是那个“血誓”展区,还原了1945年安汶岛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景,当年澳军检察官当庭甩出日军虐杀俘虏的照片,旁听席上的澳洲民众直接喊出“绞死他们”。 更有意思的是,澳洲民间对日本的敌意根本没随着时间消散。2025年的达尔文纪念日,防长马尔斯刚说完“澳日已化敌为友”,台下就有老兵举着“勿忘1942”的牌子抗议。 社交媒体上,只要提到日本,评论区准会出现“踩旗是我们的传统”“你们的道歉呢”这样的留言。 这种恨意甚至影响了澳洲的外交政策。按理说,澳洲现在跟日本又是联合军演又是贸易协定,可每次涉及历史问题,政府就得小心翼翼。 2024年日本想在澳洲建个文化交流中心,选址就在悉尼战争纪念馆附近,结果当地居民联名上书,说“这是在伤口上撒盐”,项目最后不了了之。 有人可能会问,都2025年了,澳洲人至于这么记仇吗?看看纪念馆里那句刻在花岗岩上的话就明白了:“我们不会忘记。” 那些在新几内亚丛林里倒下的士兵,那些在达尔文港废墟里哭泣的平民,他们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澳洲人讲着,恨意也就跟着传了下来。 所以,日本政府与其抗议,不如想想怎么真正面对历史。澳洲人可不是好糊弄的,他们的恨意不是外交部几封抗议信就能抹掉的。 只要纪念馆里的投影还在,只要那些刻着“勿忘”的纪念碑还在,这种恨意就会一直拧成绳,拴住那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
我有种预感,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的军旗投影撤不掉。 这事跟日本抗议没关系,也不是外
青春染指流
2025-08-03 10:21:45
0
阅读:160
扬州慢
对于澳大利亚,我敬佩的是他在二战胜利后对境内日本鬼子的处理!!
Hey咩
既然土澳对日本这么恨,那为什么每次抗议日本政府作妖时,只看到中国和韩国的身影?莫非土澳对日本的恨只写在意林读者文摘中?
笨笨老猪
狗屁,现在还不是一起狼狈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