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渡江战役时,解放军并非全部使用小木船渡江,而是运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士兵们不仅使用了木帆船,还有DUKW-353轮式两栖运输车参与渡江。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9年4月的长江北岸,寒气未消,解放军战士们正忙着加固成千上万的木帆船,这些船大多是从沿江百姓手里征集来的渔船、货船,有的甚至是从内河湖泊里硬拖出来的老式帆船。 船工们用桐油补着船底的裂缝,战士们往船舷绑上沙袋防弹,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号子声,那是老百姓在挖沟渠,要把藏在内河的船只一寸寸拖到江边。 谁都知道,光靠这些木船要突破国民党重兵把守的千里江防,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 可很少有人注意到,江边隐蔽处停着十几辆怪模怪样的铁家伙,这些车长着六个轮子,车头架着机枪,车尾拖着螺旋桨,活像长了轮子的船。 炊事班的老张头第一次见时直咂嘴:“这铁疙瘩能下水?别是国民党扔的破烂吧?” 旁边的技术兵笑了:“老班长,这可是正经美国货,水里能游,上岸能跑,机枪打不穿,咱们从国民党手里缴来的宝贝!” 这些铁疙瘩叫DUKW-353,是二战时美军用的两栖运输车,当年美国援助国民党大批装备,淮海战役打完,解放军在战场上捡了个大便宜。 这种车水面时速12公里,上岸能飙到45公里,车舱里能塞二十多个全副武装的战士。 渡江战役前,中突击集团专门挑了批会开车的战士集训,夜里摸黑在巢湖里练掉头、练抢滩,老百姓看见铁车在湖里扑腾,都管它叫“鸭子车”。 4月20日天黑透后,江面上静得能听见浪拍船舷的声音,第一批“鸭子车”悄悄下水,车头蒙着黑布,螺旋桨搅起的水花比木船小得多。 对岸国民党守军偶尔打几发照明弹,可谁能想到解放军还有这玩意儿?等照明弹的光亮过去,铁车已经摸到南岸浅滩。 车头黑布一掀,机枪对着碉堡猛扫,轮胎碾着鹅卵石就冲上了岸,有个国民党兵后来回忆:“眼瞅着江心漂来几艘船,刚架起机枪,那船突然长出轮子,就碾到脸上了!” 就在“鸭子车”吸引火力时,真正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上千艘木帆船突然从北岸各个起渡点冲出,船工们猫着腰猛划桨。 南京段江面上,一艘冒着黑烟的小火轮格外扎眼,这艘叫“京电号”的运煤船被解放军征用后,船工陆连云和十五个伙计轮班开船,一晚上跑了十一趟。 而在更宽的江面上,战士们把木船连成浮桥,炮兵牵着骡子从上面小跑着过江,这法子是跟老船工现学的,说是当年太平军就这么干过。 国民党报纸吹嘘的“立体防线”不到三天就垮了,他们的江防司令汤恩伯坐在南京指挥部里,接到前线电话说“共军开着美国车登陆”,气得把茶杯摔得粉碎。 后来有人拍到他独自坐在中山陵石凳上发呆的照片,背后的标语还写着“誓死保卫大上海”。 其实他该想明白,美国人给的装备再好,架不住国民党把民心都丢光了,沿江百姓给解放军带路、修船、送粮,光山东、皖北就动员了三百多万人。 等太阳升起来,长江南岸已经插满红旗,老百姓围在“鸭子车”边上摸来摸去,有个孩子嚷着要坐车,解放军战士一把抱起他放进驾驶室。 后来这批车真有不少去了东北,参加新中国的水利工程,倒是国民党那边闹了笑话,他们从美国买的300多辆两栖车还没拆箱,就被解放军在虹口码头缴了个精光。 信息来源:《渡江战役史料选》
1938年,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德国顾问团团长法肯豪瑟找到李宗仁,愤怒道:“我一
【9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