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两名伪军打扫战场时,发现一个八路军还活着,正要上前补刀,这个八路军轻

吴仁朗说 2025-08-03 12:13:28

1943年,两名伪军打扫战场时,发现一个八路军还活着,正要上前补刀,这个八路军轻轻说了一句:“兄弟,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3年的华北平原上,硝烟还未散尽,两个伪军端着刺刀在战场上翻检着,突然发现一个浑身是血的八路军战士还有微弱的呼吸。

就在他们举起刺刀准备结束这个生命时,那个奄奄一息的战士用尽最后力气说:"兄弟,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句话像一记重锤,让两个伪军的手突然颤抖起来。

这个命悬一线的八路军战士叫秦光,那年他26岁,谁能想到,这句在生死关头脱口而出的话,不仅救了他的命,更显出出一个农家子弟如何成长为铁血战士的传奇人生。

在红安县杏花乡的穷山沟里,秦光从7岁起就给地主放牛,寒冬腊月光着脚踩在结冰的田埂上,脚底裂开的口子渗出的血能把积雪染红。

1930年冬天,村里来了红军宣传队,13岁的秦光躲在人群里,听到"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时,眼睛一下子亮了。

参军那天,秦光偷了家里半块红薯当干粮,新兵连里他个子最小,步枪比他还高,但这不妨碍他每天练习瞄准到胳膊抬不起来,老兵们都说,这小子眼里有团火。

1934年长征路上,秦光差点饿死在草地上,是班长把最后半碗炒面让给了他。

过腊子口时,子弹打穿了他的左腿,他硬是拖着伤腿走了三百。

抗战爆发后,秦光已经是冀南军区有名的"拼命三郎"。

1941年攻打日军据点时,他带着突击队用土炮轰开了城墙。

那次战斗他右肩中弹,子弹卡在锁骨里,军医要用菜刀给他取弹片,他咬着木棍愣是没哼一声,战友们都说,老秦打仗有两不怕:不怕死,不怕疼。

但1943年这场战斗差点成了他最后一战,当时他带着支队伏击日军运输队,没想到中了埋伏。

机枪扫射中,秦光胸口连中三枪倒地。伪军打扫战场时,他军装都被血浸透了,说话时血沫子从嘴角往外冒。

那声"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是临时编的,是他这些年做敌工工作时常说的话。

两个伪军里有个是被迫当兵的庄稼汉,听到这话当场就哭了,偷偷给他塞了块止血的烟丝。

这次死里逃生后,秦光养了半年伤。伤愈归队那天,全支队战士集合在打谷场上。

他指着自己胸前三个疤说:"小鬼子给我发了三枚'勋章',咱们得还他们三百枚!"

后来他带着部队端掉了日军7个炮楼,被老百姓称为"秦三枪",意思是挨三枪不死,专打鬼子要害。

建国后,秦光回到红安老家,发现当年一起参军的32个小伙伴,活下来的只剩3个。

他在烈士陵园里一坐就是整天,摸着那些熟悉的名字不说话。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肯当官,他说:"我的战友们都在地下躺着,我有什么脸坐办公室?"

直到去世前,老人胸口那三颗子弹的碎片都没取出来,他说这是最好的纪念品。

现在去红安革命纪念馆,还能看到秦光那件带血的军装,衣领上暗褐色的血迹已经发黑,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句话,却在时光里越擦越亮。

当年那两个伪军后来怎么样了?有人说在解放战争的起义部队里见过其中一个,也有人说他们都牺牲在了抗日战场上。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那个血色黄昏里,有一句朴素的话唤醒了沉睡的良知,而这比任何子弹都有力量。

0 阅读:61

评论列表

平淡人生

平淡人生

2025-08-03 14:20

[赞][赞][赞]伟大的战士

吴仁朗说

吴仁朗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