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想纳小妾。马步芳得知后,并不反对,因为小妾的背景很强大。但他也提出了2个要求,只有小妾同意了,她才可以嫁给马继援。 说起这事,得先提一下2008年汶川地震。当时,咱们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海外的捐款也源源不断。其中有笔5000美元的捐款,署名是“青海马家人”,地址来自沙特阿拉伯。这一下子就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盘踞西北几十年的马家军,怎么跑到沙特去了?这笔捐款,就来自咱们今天要聊的主人公——马继援。 马继援是谁?“青马王”马步芳的独生子。马步芳这人,在西北是出了名的狠角色,手上沾了多少红军西路军将士的血,罄竹难书。他对别人狠,对自己儿子可是宝贝得不行。马继援从小就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太子爷”,为了让他上高中,马步芳专门在西宁办了个高中部。为了给他刷履历,还没毕业就给他弄了个上校军衔。 日子就这么过着,直到1944年,23岁的马继援去重庆参加一个培训班,他的人生轨迹,被一个女人彻底改变了。 一个茶话会上,宋美龄就把自己的干女儿介绍给了马继援。这个姑娘,就是咱们故事里的女主角——张训芳。 张训芳可不是一般人。她出身四川名门,是金陵女子大学的高材生,一口流利的英文,身上是那种典型的南方大家闺秀气质,温婉、知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个标准的“白富美”。但她最硬的背景,是“宋美龄干女儿”这个身份。 马继援第一眼看见张训芳,魂儿就被勾走了。他这个在西北风沙里长大的军阀少爷,哪见过这般水灵灵的南方姑娘。宋美龄一看有戏,当场就提出要给他们做媒。马继援心里乐开了花,嘴上连声说:“一切听从夫人安排!” 可张训芳这边,却不怎么乐意。她一个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识女性,对马继援这种军阀子弟,打心眼儿里是有点看不上的。更关键的是,马继援已经有老婆了,她嫁过去,名不正言不顺,就是个“小妾”。 这事儿传到张训芳母亲耳朵里,更是炸了锅。张母坚决反对:“我辛辛苦苦把你培养成才,不是让你去给别人做小的!” 马继援一听急了,提着重礼就上门求亲,但张母就是不松口。这西北汉子的犟脾气也上来了,扑通一声,就在张家大厅里跪了下来。这一跪,就是两天两夜。张母最终被他的“诚意”打动了,勉强点了头。 搞定了丈母娘,马继援以为这事儿就成了。他爹马步芳,又站了出来。 马步芳一开始也是反对的。倒不是因为儿子纳妾,这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太普遍了。他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张训芳是汉人,而马家是回族,有家规,不与外族通婚。 但当马继援说出张训芳是宋美龄的干女儿时,马步芳的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是个老江湖,瞬间就明白了这门婚事背后的政治价值。有了这层关系,他马家在国民党高层就有了靠山,这买卖,划算! 所以,马步芳不反对了,但他也不是没条件。他对着急的儿子,慢悠悠地提出了两个要求,堪称“霸道条款”,张训芳必须答应,才能进马家的门。 第一,张训芳必须放弃自己的信仰,皈依伊斯兰教。 这对马家来说,是原则问题,是维护家族传统和宗教纯洁性的底线。 第二,张训芳必须改名。 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为啥要改名?因为她的名字里有个“芳”字,和马步芳的“芳”重了,犯了名讳。马步芳觉得不吉利,冲撞了自己。所以,张训芳必须改名叫“张顺芬”,取“顺从”之意。 说实话,这两个条件,尤其是第二个,充满了封建大家长的控制欲和迷信色彩。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女性来说,堪称侮辱。 但出人意料的是,张训芳全都答应了。 就这样,张训芳变成了张顺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西北军阀家的二太太。 婚后的生活,短暂地有过一段安稳。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没过几年,解放大军席卷大西北,马家军兵败如山倒。1949年,马步芳带着一家老小,卷走了搜刮来的大量黄金,仓皇逃离大陆,最终辗转定居在了沙特阿拉伯。 从权倾一方的“王”,到寄人篱下的异乡客,这种落差是巨大的。在沙特的日子里,马继援意志消沉。而陪在他身边,不离不弃,悉心照料他饮食起居的,正是张顺芬。她洗尽铅华,从一个大家闺秀,彻底变成了一个操持家务的家庭主妇。 也正是因为她的精心照料,马继援活了91岁高龄,在2012年才去世。据说他临终前,对张顺芬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下辈子,我还去找你妈妈提亲。” 一句承诺,横跨了半个多世纪的颠沛流离。 一场始于政治算计的联姻,却意外地以长情的陪伴收场。
1933年,宋美龄得知老蒋爱上陈洁如,怒气冲冲找到她,一个耳光扇过去,骂道“你非
【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