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赢了,但真正付账的是美国人! 8月7日,美国平均关税将正式提升至18%,

开心看国际 2025-08-03 21:45:00

特朗普赢了,但真正付账的是美国人!

8月7日,美国平均关税将正式提升至18%,这是过去40年来从未见过的高度,甚至比2002年小布什时代的钢铁保护还要猛三倍。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我们赢了!中国、欧洲、日本都在和我们签贸易协议!” 可这些协议的本质是什么?是各国为了避免更高的关税,被迫签下“购买美国商品”的意向书。而这些协议的代价,是实打实地转嫁给了美国普通消费者和企业。

比如你现在打开亚马逊,会发现一些原本几十美元的中国制造商品,已经涨价了两到三成。医疗用品的进口也出现问题,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短缺现象。

据《经济学人》统计,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预订量暴跌64%,供应链几乎被一刀切断,影响的不仅是商人,更是每一个靠进口货维生的小企业。

而在国际层面,特朗普自以为靠“极限施压”逼对手就范,实际上却在引发一场全面的反制浪潮。 加拿大、墨西哥、欧盟已经开始启动WTO申诉,准备对等报复。法国和德国更是罕见联合发声,指责“美欧新协议严重不对等”,批评美国利用市场地位绑架欧洲企业,德媒直接称之为“数字时代的保护主义殖民”。

经济学家早已发出警告。

高盛将美国2025–2026年的GDP增长预期下调至1.6%–1.7%,并指出这种贸易保护政策可能造成高达50万个就业岗位的流失。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多家机构也跟进预警:如果美国继续这么打下去,不仅会恶化通胀,还会造成投资流出。

表面上看,关税带来了“财政收入”,但那只是政府账面上的数字。你买的每一件涨价商品,其实都是你在替这场贸易战买单。

更严重的是,盟友们对美国的信任正在瓦解。靠“胁迫”换来的协议,维系不了长久合作。一旦政权更迭或国际局势动荡,这些临时性的贸易让步很可能立刻作废。而美国的信誉,也会像2008年金融危机那样,再次遭到全球质疑。

特朗普可能觉得自己在“打赢贸易战”,可事实是,美国正在失去它长期苦心经营的全球贸易网络。 长期来看,这不但拉高了通胀、拉低了增长,还让整个国家的商业环境变得不确定、不稳定。

正如《经济学人》的标题所说:“特朗普以为自己赢了,但其实是美国输了。”

这场“看起来赢麻了”的胜利,其实是用国家信誉、消费者钱包和企业活力换来的虚假繁荣。 当金融市场还在欢呼“政府关税收入创新高”时,实体经济已经在悄悄出血。

结局可能只有一句话:

赢了谈判,输了经济;赢了选票,输了未来。

0 阅读:122

猜你喜欢

开心看国际

开心看国际

国际新鲜事,每天更新,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