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处处受困的四位首长夫人接受邀请,赶去西北游览散心。军区司令杨勇上将热

暖阳温暖人心 2025-08-03 21:57:14

1975年,处处受困的四位首长夫人接受邀请,赶去西北游览散心。军区司令杨勇上将热烈欢迎,秘书却连连劝说:“首长,有人告状了,你要注意影响。”杨司令直截了当的回答:“谁愿意去告,谁去告,我不怕!” 杨勇这人,从小在湖南浏阳长大,家里穷得叮当响,1913年出生,原名叫杨世峻。1926年他上里仁学校,就参加劳动童子军,当上队长,干得有模有样。 1927年马日事变后,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跟着农军打长沙。1930年2月,他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战士干起,一步步升到班长、排长、连长。 1933年,他进红一方面军,当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三团一营营长,参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长征路上,他带队翻雪山过草地,多次打前锋,突破国民党封锁。 抗日战争时,他随八路军一一五师去山东,当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和罗荣桓合作,在鲁西搞游击。1938年潘溪渡战斗,他布置伏击,歼灭日军一个中队。 1941年后,他任山东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组织反扫荡,夜袭日伪据点,炸桥断补给。解放战争中,他指挥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参加莱芜、孟良崮战役。 渡江后,部队进军西南,解放成都。1950年,他率部入朝,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来升司令员。1953年夏至战役,他部署反击,击溃美军。 1955年授上将军衔。新中国成立后,他当志愿军司令、北京军区司令、副总参谋长。1958年在北京军区,他去军人子女学校检查,看到孩子们吃不饱,就从干部口粮扣粮食运过去。 逢年过节,他上门看望阵亡同志家属,送礼物和现金,从自己工资出。他还检查家属住房,督促修缮。1973年夏天,他调大西北,任兰州军区司令员。杨勇一辈子重视战友情,对老同志总记挂着。 杨勇对战友那份心,从早年就看得出。红军时期,他和同志们同吃同住,出生入死,长征时互相搀扶过草地。 抗日时,在山东,他和罗荣桓并肩,游击战打得日伪头疼。解放战争,一纵队里,他带队冲锋,战友间那股劲儿,帮着渡过难关。 入朝作战,他当司令,部署仗打得稳,志愿军伤亡少。回国后,在北京军区,他管着大片部队,总想着牺牲同志的后代。 去学校一看,饭菜差,他就批评后勤,从干部配额挤粮食。那些卡车大米面粉,帮孩子们填饱肚子。节日时,他自己开车去家属家,递上东西,钱是个人掏的。 家属屋顶漏雨,他让人修好,确保生活稳当。调兰州军区后,他听说北京几位首长夫人日子难,就发电报请她们来西北走走。 何莲芝、林月琴、王定国、李贞同意了,杨勇让妻子林彬乘飞机去北京接人,一行二十来人飞到乌鲁木齐。他在机场迎,安排住处。 林彬和女儿京京带着她们游南山、市场,买新疆特产。杨勇抽空陪,家里吃饭用自家菜园东西。住了两个多星期,秘书报告有人举报,杨勇说不怕,关心老同志是本分。 四位夫人就这样在西北过了段自在日子。杨勇这份情谊,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总把战友当自家事。 1975年那趟西北行,对四位夫人来说,是个喘口气的机会。杨勇知道她们在北京处境不好,就主动邀请,发电报过去。 林彬飞北京,当面请何莲芝她们,四人带亲属二十多人,一起飞乌鲁木齐。杨勇迎客,住军区招待所。第二天去南山,雪峰松林环绕,逛市场买瓜果干货、手工艺品。 林彬让女儿帮着买,分给大家。杨勇公务忙,但来陪吃饭,自家菜园摘菜做饭。饭后看影片,先一部,后一部,大家觉得后一部好。 住了两周多,秘书说北京举报,杨勇不理,继续让她们游天山草原。夫人回北京后,杨勇接着管军区,抓训练建设。兰州军区地广,他去基层查哨所,改善供水。 1976年视察戈壁,督促边防。1977年调沈阳军区司令,巡视东北,检查防寒,加棉衣。军区会议强调纪律。1980年升副总参谋长,在北京审文件,参与现代化规划。 身体弱,仍坚持。1982年出席会议,讲话总结经验。杨勇一生戎马,对同志真心,许多老兵忆起他,总说那份上门慰问的情谊,帮了多少人。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