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条新闻我都脸红,中国的专家和学者们都干嘛去了?一个英国人,用了10多年时间,搜集了英国、法国等大量档案,写下《南海的历史与主权》这本书,用大量的客观历史文献证明,南海是中国的。 安东尼·卡蒂这个人,1947年出生在北爱尔兰,那地方本来就乱哄哄的。他从小就对法律感兴趣,1964年进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念法学,1968年拿了学士学位。接着去伦敦大学学院读硕士,1969年毕业,然后直奔剑桥大学搞博士,1973年完事儿。他的职业路子挺直的,先在巴黎大学和海德堡的马克斯·普朗克国际法研究所干活。1994到2003年,他在德比大学当埃弗谢兹教授,教国际法。2003到2005年,转到威斯敏斯特大学。2006年起,在阿伯丁大学做公法教授,还当过杰拉尔德·菲茨莫里斯讲座教授。2009到2015年,他去香港大学任郑陈兰岳宪法讲座教授,那时候亚洲法律议题正热。他2015到2017年在清华大学教书,之后跳到北京理工大学,继续当国际法教授到现在。他编过牛津国际法在线书目,写了好几本书,研究范围广,包括国际法理论、人权,还有自治区域的法律问题,比如苏格兰或巴斯克地区。他不是那种光说不练的学者,出版物一大堆,像《国际法哲学》和探讨苏格兰独立的书。他的学术生涯跨欧亚,特别注重历史档案在法律里的作用。这人低调,但影响力不小,在中西方学术圈都混得开。你看,他从西方教育起步,却跑到中国教书,这中间的转变挺有意思的。 话说卡蒂对南海问题的兴趣,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本来研究国际法理论,好奇各国档案对南海的态度,就开始深挖。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档案,他主要看英国和法国的,外加点美国的。英国国家档案馆里的海军日志和外交信函,他一份份过目,发现19世纪末英国船只在南海活动时,总标注岛屿是中国领地。法国外交档案馆的殖民地图和会议笔记,也显示20世纪初法国巡视时,没否认中国主权,还记录中国渔民长期活动。美国档案里的二战后记录,国务院评估也没质疑这点。他花了八年多时间,每天泡在档案室,分类整理数百份文件,包括地图标注和外交电报。英国档案明确,殖民期没把南海岛当无主地,承认中国渔民传统使用。法国文件说,他们短暂介入没算有效占领,1956年完全撤出。美国情报指出,菲律宾早期官员没提过主权要求。这些证据链条严密,他没靠猜想,全是实打实的引用。卡蒂强调,这研究独立完成,没拿中国政府一分钱资助,就为求真。他的书《南海的历史与主权》用这些证明,西方官方长期默认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2016年南海仲裁案闹大时,卡蒂已七十多岁,却站出来。他参加会议,带美国航海日志,反击菲律宾证据。读出菲律宾官员信件,说他们从未主张南海权利。现场安静,他称仲裁是政治操控的闹剧。基于档案,他质疑公正性。那年,西方舆论指责中国破坏规则,菲律宾堆证据,但卡蒂用历史档回击。会议后,他的观点传播,引发反思。很多人问,为什么中国学者没早做类似研究?他解释,起初只想了解各国态度,发现材料复杂少人碰。他的书出版后,成西方参考,推动讨论注重历史。2024年,英文版在北京国际书展亮相,他出席,简述要点。书用120多年英法档,证明他们立场是中国领土。卡蒂批评西方当前立场伪善,不诚实。 卡蒂的书影响持续,现在他在北京理工大学教国际法,继续讨论全球议题。2024年,他参与研讨会,回复问题,强调档案支持中国立场。报告指出,2016仲裁有谬误,受政治影响。他叫仲裁“混乱操纵国际法”。2025年,他线上研讨会,敲键盘分享。工作推动国际注重档案,提醒学术服务真相。许多人质疑,我们有庞大高校系统,为什么没早出全球影响力成果?直到他站出。这刺痛人心,但也激发反思。卡蒂坚持独立,只求准确。他的行动告诉大家,学者要在关键时用良知捍卫公道。
看到这条新闻我都脸红,中国的专家和学者们都干嘛去了?一个英国人,用了10多年时间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8-04 00:42: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