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年,丈夫刚死,49岁的李清照就带着丈夫的古董嫁给张汝舟,圆房后,张汝舟忽

历史拾遗者 2025-08-04 02:10:53

1132年,丈夫刚死,49岁的李清照就带着丈夫的古董嫁给张汝舟,圆房后,张汝舟忽然狠狠地掐住李清照的脖子,刚刚还是细声软语的丈夫突然性情大变,李清照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个局面,突然慌了神。 李清照生于1084年,在山东济南一个书香门第长大。她爸李格非是礼部官员,家里书多得堆成山,她从小就泡在里面,学诗词,练书法。母亲也出身名门,教她些女红和识字的事。少女时代,她过得挺自在,济南的家有大院子,她常跟姐妹们玩耍,但更多时间是埋头读书。18岁那年,她嫁给赵明诚,这家伙是宰相儿子,太学生,两人一拍即合,都爱收集古玩。婚后,他们在开封住,日子过得像蜜里调油,赵明诚当官,她跟着到处跑,边玩边收东西。金兵打来后,一切都乱了套,他们南逃,文物丢了不少,赵明诚在1129年病死在湖州,李清照才45岁,就守寡了。她收拾剩的那些书画器物,投奔弟弟李迨,路上又遭抢,东西更少。到杭州,她病倒了,身体虚得不行。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的日子难过。她没有孩子,赵家也没老人要养,一个人带着文物在乱世飘荡。宋朝时候,寡妇再嫁挺正常,尤其是底层人,亲戚还推着嫁省事。李清照的弟弟家口多,负担重,就劝她找人。张汝舟这人冒出来,是个小武官,在杭州监司手下做事。他开始追得紧,李清照起初没动心,但处境逼人,她同意了。1132年,他们结婚,她49岁,带上那些古董嫁过去。张汝舟本就冲着文物来的,以为能发笔财。婚后没几天,他就问东西在哪,李清照说大多丢了,他不信,火气上来。两人吵架,他动手打人,还掐脖子。李清照受不了这气,决定离婚,但宋律难搞,夫妻和离得协议,他不肯,她就找别的法子。 李清照的早年生活奠定了她独立的一面。从小在富裕家,接触诗书,让她不同于一般女子。嫁赵明诚后,两人合作编书,赵明诚写《金石录》,她帮校对,添补不少内容。他们收藏的东西多达几车,在青州存着,后来南迁时,她亲自护送,途中遇险,她守着不放。赵明诚死时,她整理他的遗稿,写悼词,感情深厚。但守寡后,现实压过来,宋朝社会对寡妇虽不严禁再嫁,但名门女子压力大。她弟弟劝嫁,张汝舟趁虚而入。这段婚姻暴露了张汝舟的丑陋,他不光打人,还天天搜东西,意图占有财产。李清照用智慧反击,抓住他舞弊的把柄,结束了这场闹剧。 再看李清照的才华,她是宋词大家,写过《声声慢》那种词,流传千古。早年她词风婉约,婚后随赵明诚研究金石,学问深了。赵死后,她词变悲凉,反映乱世苦楚。张汝舟事件后,她更坚强,没再嫁,专心写东西。宋朝律法对离婚有规定,和离需双方同意,不然得有大过错。她聪明地用渎职告他,间接离婚,还保住剩的财产。张汝舟被罚重,他流放后,没啥下文,就一贪小人。李清照出狱,搬到杭州,继续生活,虽穷但独立。 李清照晚年挺凄凉。她漂泊在江南,藏品卖掉些换钱度日。金兵又打来,她躲到山里,东西又丢。绍兴年间,她编赵明诚的书,添上自己经历的序,记录文物散失的过程。她词集《漱玉词》也流传下来,影响大。无儿无女,她靠亲友帮衬,身体越来越差。大约1155年,她在杭州去世,71岁。她的故事告诉人,乱世女人难,但有才华和勇气,能闯出一条路。张汝舟那种人,就为财害人,没好下场。李清照没被打倒,反倒留下文化遗产。 宋朝那个时代,科举舞弊常见,但被抓严惩。张汝舟谎报考次,属欺君,罚得重。李清照用这点扳倒他,显示她读书多,懂法。婚后冲突不止掐脖子,他还天天凌辱,按她后来写的,逐日加打。她忍到极限,才行动。离婚后,她没怨天尤人,继续创作。她的词反映个人遭遇,也折射时代,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那种,接地气,很多人共鸣。她没子女,但影响后世女作家大。

0 阅读:1
历史拾遗者

历史拾遗者

挖掘被遗忘的历史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