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陕西咸阳农民老高锄地时,无意中挖出一匹52斤重的大金马,他见四下无人,就地掩埋,而这一发现揭开了2000多年前的一段秘史! 陕西咸阳农民老高,挥舞着锄头,在自家承包地里劳作,为来年的冬小麦做准备。 突然,锄头不知道碰到了什么硬物。 他以为锄到了石头,蹲下身拨开浮土,想看看是什么碍事的东西。 结果却在泥土中,发现了金色的东西。 他猛地意识到,这绝不是普通的物件。 老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农民。 他的生活就是在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刨食,日子清贫却也安稳。 他听说过“文物”这个词,也知道村头老汉们闲聊时提起的“地下有宝”。 但他却觉得那都是假的,都是传说。 然而此刻,脚下的金光,却彻底改变他平静的生活。 52斤! 他不懂什么艺术价值,但他知道黄金的重量! 那是能换多少袋白面?多少斤猪肉? 巨大的诱惑瞬间缠绕住他的心,他挑着空桶回家满脑子都是那金马和随“好日子”。 推开木门,媳妇正围着灶台忙碌。 他一把拉过媳妇,将田里的发现和盘托出。 媳妇的眼睛瞬间亮了,仿佛已经看到了金马换来的新生活。 她急切地催促老高,恨不得立刻就去把那宝贝挖回来藏好。 夜深人静,老两口却辗转反侧。 媳妇兴奋地规划着未来,老高却沉默着,眉头紧锁。 白天那抹金光带来的狂喜渐渐冷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越来越强烈的不安。 他想起了前几天县里来的那支队伍。 他们扛着仪器,在村东头那片被圈起来的荒地忙活了很久,听说是考古队的,在找汉武帝的什么陵墓。 老高当时还远远看过几眼。 此刻,他想到自家那块地,离那片被圈起来的荒地,好像没多远? 汉武帝?金马? 他猛地坐起身,如果这金马不是无主之物,而是和那皇帝老儿的坟有关呢? 私藏皇陵里的东西? 他仿佛看到手铐和看到乡亲们鄙夷的目光。 “不行!”他哑着嗓子对媳妇说,“这玩意儿,怕是从坟里出来的!是文物!咱不能要!” 媳妇愣住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老高就踏上了通往县城的土路。 他一路打听着,找到了县文物局的牌子。 推开那扇木门,他站在办公室里,面对工作人员疑惑的目光,结结巴巴地讲述了昨天的发现。 他的描述朴素而混乱,但“金光”、“马头”、“埋在土里”这些词,足以让经验丰富的文物工作者瞬间警觉。 很快,一支由专家和考古队员组成的队伍,跟着老高风尘仆仆地赶回了村子。 在老高插着杨树枝的标记旁,专业的考古发掘开始了。 那尊沉睡了两千多年的鎏金铜马,终于完呈现在世人面前。 它通体鎏金,马身长约一米,高约半米。 马首高昂,鬃毛被精心梳理成整齐的辫状,细节精致得令人惊叹。 四蹄矫健,仿佛随时准备奋蹄疾驰。 最令人震撼的是它的神态,双目圆睁,炯炯有神,鼻孔微张,仿佛刚刚结束一场激烈的奔跑! 现场一片寂静,只有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和人们压抑的惊叹。 老高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这尊“金马”,心情复杂难言。 专家们围着铜马,激动地讨论着。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错不了!这工艺,这风格,典型的西汉皇家气派!” 更惊人的发现在马腹内部。 经过专业清理,一块玉牌显露出来。 玉牌上刻着几行小字,“元狩四年,少府匠作监 阳信家 督造”。 元狩四年,正是汉武帝刘彻在位时的年号! 而“阳信家”,经考证,正是汉武帝胞姐、大名鼎鼎的平阳公主的府邸! 这尊鎏金铜马,极有可能是当年为平阳公主作为陪葬品。 专家们还讲述了一个更为传奇的故事。 汉武帝痴迷宝马,当时,张骞从西域归来,盛赞大宛国的汗血宝马“天马子”。 武帝心向往之,不惜命人铸造了一匹等身大小的纯金骏马,派遣使团远赴大宛,欲以金马换取宝马。 然而,贪婪的大宛国王不仅拒绝了交易,还杀害了汉使,夺走了金马。 消息传回长安,武帝震怒! 这才有了后来名将李广利两次远征大宛,最终夺得汗血宝马的赫赫武功。 它或许正是那段金戈铁马、凿空西域的辉煌历史。 老高蹲在田埂上,听着专家们讲述这些遥远的故事,心里全是茫然。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关中农民,一锄头下去,竟然无意中凿穿了时空的壁垒,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撞了个满怀。 鉴于老高发现文物后主动上报的行为,县里对他进行了表彰,颁发了一张鲜红的奖状和五十斤粮票。 奖状被老高仔细地贴在堂屋最显眼的墙上,粮票则换回了全家难得一见的白面和猪肉。 之后,老高依然在自家的田地里耕作,还会时常想到那尊金马。 但他心里清楚,那匹金马属于更广阔的天地,属于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 他上交的,不仅仅是一件稀世珍宝,更是卸下了心头一块沉甸甸的巨石。 主要信源:(陕西网——西汉鎏金马出土真相 - 独家播报 - 陕西网)
1981年,陕西咸阳农民老高锄地时,无意中挖出一匹52斤重的大金马,他见四下无人
万物聊综合
2025-08-04 09:17: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