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看着就哭了!7月30日,安徽,村里干旱已久,下雨后,村民们情绪激动,忍不住下跪磕头!网友:老一辈人对土地的感情真的很深,只有农民的孩子才能明白这种场景! 安徽一个农村,从今年从7月开始,就一直没下雨。 原本还湿润的田地慢慢变得干硬,裂开一道一道的口子,像一张张渴得发慌的嘴。 地里的庄稼也打了蔫,叶子卷着边,看着就让人揪心。 村民们每天到田里转,站在干裂的土地上,眉头皱得紧紧的,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心里头急得像着了火,眼看就要绝望了。 就在大伙儿快扛不住的时候,7月30日,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涌过来一大片乌云。 没一会儿,便下起了瓢泼大雨。 村民们在田里看到下雨,一下子就激动起来。 有人站在雨里,任凭雨水打湿衣服,还有不少人忍不住跪到地上,朝着天空不停地磕头,嘴里念叨着 “谢谢老天爷”。 那股子高兴劲儿,是打心眼儿里涌出来的。 要知道,农民种地从来都不是把种子撒下去就完事儿的。 播下去的种子得有雨水滋润才能发芽长苗,要是天不下雨,之前的辛苦就全白费了。 对他们来说,老天爷给不给面子,直接关系到一年的生计。 所以说,这场雨对这个村子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干得快要冒烟的土地能喝上水,庄稼有了指望,村民们心里的石头也算落了地。 因此才有一些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朝着“老天爷”跪地磕头。 不过下雨的时候,田埂上还有些不一样的景象。 有人没顾上撑伞,直接扎进泥水里,抱着水管往地里灌水,好像跟老天爷较上劲了。 远处的稻田看着有些乱,身上的湿衣服分不清是被雨水打湿的,还是自己累出的汗。 这种事儿不管在南方还是北方,每年都能见到。 但今年有点特殊,之前连着四十度的高温,玉米叶子都快烤焦了。 好不容易等来台风,却只下了点 “面子雨”,地底下还是干的。 村民们心里清楚,光等透雨不行,得自己抢着浇地,有时候半夜就得去排队,那队伍排得跟跳广场舞似的。 水泵一启动,全村人都精神起来,谁不想秋天能多收点粮食呢。 现在田里干活的大多是老人,年轻人基本都进城打工了,留在村里跟天较劲的,不少都是七十岁上下的人。 有人说可以用新技术抗旱,专家也来村里讲过滴灌、喷灌这些法子, 可那些节水设备太贵了,省下的钱够买半年肉了,老人们哪舍得花这个钱。 有时候真让人怀疑,新闻里说的那些 “技术下乡”,到底有多少真能用到田里。 网上也有不少人出主意,说可以种耐旱的作物,用新科技什么的,说起来头头是道。 老一辈人对土地的感情,是实打实的。 他们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土地里长出来的粮食,是他们的依靠,也是他们的牵挂。 风调雨顺的时候,他们会对着庄稼笑,遇上灾年,他们会对着土地愁。 那种把土地当亲人一样对待的感情,是在日复一日的耕种里慢慢沉淀下来的,真切又实在。
赖这个赖那个,同情心耗尽。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