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后 对日本更加憎恨了,特别是看到对小孩子都不放过后 真的是想把他们给毙了,在电影里有个细思极恐的地方 就是伊藤看到电影胶卷的时候 他说:“打完仗我也要去拍电影”。那会没明白什么意思 看完电影查了一下,伊藤的原型居然是小津安二郎。
小津安二郎,日本著名导演,战前以拍摄默片已经成名,1937年入伍,主要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战役,负责毒气弹的运输与投放,战后回到日本继续做电影导演。看来伊藤”打完仗,确实去拍电影了。我很惊讶是因为我上大学选修课时 老师还放过他的电影和分析过的电影 ,《东京物语》《麦秋》《晚春》《彼岸花》,都是小津安二郎的代表作,而且这些代表作都是战后拍的。这些电影,画面是非常干净素雅的,是很典型的那种日式的婉约,外景的风景也十分漂亮,,尤其是《彼岸花》的色彩,非常有特色。他的电影基本上都在讲述家庭伦理问题,表现日式传统家庭在战后的变化。他战后在拍那些岁月静好小确幸的时候,脑子里会想到自己是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狂吗???午夜梦回的时候,他不会害怕吗?电影中的伊藤,从头到尾就是个怕死的懦夫,现实中,小津安二郎为了逃脱审判,亲手毁了拍摄的罪行底片。电影里男主烧底片这个情节,现实里其实是小津安二郎自己做的。
选他作为伊藤的原型,实在是妙。电影里的恶鬼,在现实中逃离了审判,隐瞒过去,摇身一变,成了人人敬仰的行业佼佼者,当你知道这位导演的可怕背景后 你再去看他拍的电影时 里面的一些台词 真正得到心思 一目了然。其中《秋刀鱼之味》里有这么一段台词大意是:“都是因为输了,所以那群小鬼才去模仿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