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的一天,天刚蒙蒙亮。铁道游击队员李桂贞洗了把脸,冷冽的空气还没散

平原隐者吖 2025-08-04 11:22:44

1941年12月的一天,天刚蒙蒙亮。铁道游击队员李桂贞洗了把脸,冷冽的空气还没散去,敲门声就响了。门一开,是自个儿丈夫洪振海站在门外。李桂贞看着他,第一句话就问:“昨晚又和鬼子接上火啦?” 洪振海没顺着话头答,开口就是一句沉甸甸的嘱咐:“你和大娘赶快回齐村去!”

为啥这么急?洪振海的语气里透着少有的严肃。原来,头天夜里,他们铁道游击队干掉了两个铁杆汉奸特务,连那个作恶多端的鬼子特务队长松尾都差点被活捉了!

“这回捅了马蜂窝,”洪振海解释道,“小鬼子绝不肯吃这个亏,准保要发疯似的扑过来报复!待在这儿,太悬了!”

李桂贞一听急了,脱口而出:“越危险我越不走,我要和你在一起!”这话不是任性。他们夫妻是战友,都在游击队里,风里雨里并肩走过来。

可洪振海的眼神变了,那一瞬间,似乎有团火在眼里烧起来,但紧跟着又熄了,只剩下深不见底的平静。

“别说傻话,”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砸在李桂贞心上,“枪炮无眼,你留下真帮不上大忙。

桂贞啊,想想咱俩成亲后这日子,我像个没脚的风,到处跑,害得你也跟着东躲西藏,没过上一天安生日子……我对不住你。” 话越说越重,他深吸一口气,“万一我哪天……”

李桂贞猛地抬手,死死捂住丈夫的嘴,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洪振海轻轻握住她冰冷的手,用力攥着,每个字都像刻出来的一样清晰:“桂贞,听我说,真有那么一天……你别太难受。

就当咱俩……从来就没认识过。往后,日子会好起来的。”

这些话,像钝刀子割肉。李桂贞再也忍不住,眼泪唰地淌下来,哭得像个受尽委屈的孩子。

洪振海默默替她擦泪,声音放得更轻:“天不早了,收拾收拾……走吧。”

东西能有什么?几件随身的衣物罢了。

很快就收拾妥当,由一名可靠的队员送李桂贞和母亲启程。洪振海默默跟在旁边,一直走到村口。该停下了。

他没说话,只抬起手挥了挥。眼神复杂得化不开,直直地望向妻子。

李桂贞一步三回头地走,每走几步就忍不住回头望一眼。

丈夫始终站在原地没动,身影在冬日清冷的晨光里越来越远,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地平线上一个模糊的点,终于看不见了。

许多年后,李桂贞回想起那一幕,依然心如刀绞。那是她与丈夫结婚以来,他第一次如此郑重地送她,而且送出那么远。

一个平日里刚强如火的男人,那依依不舍的眼神里,分明藏着一种令人心颤的诀别意味。仿佛……他已经知道了什么。

李桂贞的预感成了撕心裂肺的现实,就在那次送别后不久,在残酷的反“扫荡”突围战斗中,那位叱咤鲁南铁道线、让日寇闻风丧胆的大队长洪振海,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年仅32岁!

李桂贞怎么也没想到,村口那无声的挥手,竟是永诀!

丈夫烈火般的性子下,第一次对她流露出的万般不舍与温柔宽慰,竟成了最后的绝响!

几个月后,当李桂贞终于再见到丈夫时,已是天人永隔。

冰冷的黄土无情地隔开了两个世界。无论她怎样放声哭喊,怎样痛彻心扉地呼唤,那个熟悉的身影再也不会应她一声。那声“桂贞”,永远只存于记忆中了。

痛,锥心刺骨!但人总得活下去,活着的人还得继续干!洪振海牺牲三个月后,依照李桂贞的心愿,在铁道游击队战友的帮助下,他的遗体从微山湖畔的黄埠庄,郑重迁葬到了老家滕县羊庄乡大北塘村安息。

在故乡的泥土旁,战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简朴却无比肃穆的追悼会,送别这位抗日英雄最后一程。

失去依靠,但革命的道路还在脚下延伸。组织上对李桂贞很照顾,游击队的领导们也常来探望,给她安慰和鼓励。

然而,李桂贞没有选择沉溺在悲伤里。

她做了一个果敢的决定:走出家门!她毅然加入了齐村镇的妇女救国会,凭着她的觉悟和能力,很快被大家推选为会长。

拿起针线,带领姐妹们一针一线纳出结实的军鞋;发动群众,肩挑背扛地为前线战士送粮送草;她们刷标语、搞宣传,用自己的方式鼓舞着乡亲和战士们的斗争决心。

硝烟弥漫的岁月,李桂贞后来常说:在席卷神州的解放战争洪流里,她虽只是微小的一滴,但这滴水也奔腾在历史的长河中,心中是踏实的。

她知道,丈夫振海若在九泉之下有知,也必能合上眼,为她的选择感到欣慰。

0 阅读:27

猜你喜欢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