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空中"组合拳"打出新高度:歼16挂实弹护航释放三大信号】 那天的东亚天空

之年爱八卦 2025-08-04 13:15:47

【中俄空中"组合拳"打出新高度:歼16挂实弹护航释放三大信号】 那天的东亚天空格外热闹。两架俄罗斯图-95"熊"式轰炸机巨大的螺旋桨划破云层,中国空军两架轰-6N如同忠诚的僚机相伴左右,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侧护航的歼-16——机翼下挂载的霹雳-15空空导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这不是好莱坞大片,而是2024年11月29日真实发生在日本海与东海上空的战略巡航。 战略巡航这事儿,中俄已经玩得炉火纯青。从2019年首次联合行动算起,九次巡航轨迹连起来能绕东亚画个"同心圆"。但这次明显不同,歼-16挂实弹护航图-95的操作,就像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突然落下一枚重子。军事专家们盯着雷达图直拍大腿:中俄空军的互信程度已经突破"塑料友情",进化到能互相托付"身家性命"的阶段。 看看日本防卫省公布的数据就知道分量有多重。巡航编队在日本海停留超过7小时,最近时距离北海道仅80公里。歼-16挂载的霹雳-15导弹射程超过200公里,这个距离意味着什么?东京那帮战略研究员怕是要连夜修改防御预案。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申说得直白:"这相当于把防空识别区变成了联合训练场。" 中俄这波操作绝非临时起意。轰-6N能空中加油的"长胳膊"配上图-95的"大嗓门"(电子侦察能力),再加上歼-16这个"带刀侍卫",活脱脱一套立体作战体系的浓缩展示。五角大楼2024年《中国军力报告》特别提到,这种组合既能执行战略威慑,又能快速转为实战部署。用北京某军事论坛网友的话说:"就像把瑞士军刀和狼牙棒焊在一起了。" 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J这次照例"捧场",但明显收敛了许多。相比2022年中俄巡航时双方战机"贴面舞"的惊险场面,这次日方战机始终保持在安全距离外徘徊。韩国媒体倒是很会找角度,《东亚日报》标题直接写:"首尔在联合巡航路线外松了口气"。明眼人都懂,这套空中"组合拳"的假想敌从来不是半岛国家。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安德烈教授点破窗户纸:"当俄罗斯的远程打击遇上中国的区域拒止能力,美国在亚太的军事优势就像遇到酸碱中和反应。"这话虽然带点战斗民族的夸张,但看看美国海军研究所最新兵推报告就知道——在西太平洋同时应对中俄联合行动,美军胜算从73%直降到41%。 最耐人寻味的是巡航时机选择。11月底正是APEC峰会结束不久,美国刚宣布在冲绳部署新型反导系统。中俄战机就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什么叫"最好的防御是进攻"。英国《简氏防务周刊》酸溜溜地评论:"这比外交部发十份抗议声明都管用。" 不过也别把这事想得太简单。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说的"不针对第三方"六个字,外交辞令背后藏着大学问。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过招,亮剑不是为了见血,而是要告诉对手:这盘棋的规则得重新商量了。俄罗斯《独立报》说得更直白:"当熊和龙开始跳探戈,整个森林都得调整舞步。" 巡航结束后,东京股市军工板块应声上涨3.2%。这个细节很有意思,日本一边抗议"安全威胁",一边身体很诚实地开始扩军备战。倒是东南亚国家集体保持沉默,菲律宾总统甚至公开表示"理解主权国家的正常训练"。地缘政治的天平怎么倾斜,明眼人心里都有本账。 站在2025年回看这场巡航,或许会成为亚太安全格局的转折点。当歼-16飞行员透过座舱凝视图-95机翼上的红星时,两种文明谱系的军事力量正在书写新的协作范式。这不是简单的1+1=2,而是催生出改变区域力量对比的化学反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之年爱八卦

之年爱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