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延安缺少物资,陷入困境,毛主席不禁感慨:“延安困难极了。”就在这时,铁道游击队给延安送来了1万两黄金!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2年,在延安的窑洞里,周恩来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只沉重的箱子,当他拿起一块金砖,仔细端详后,难掩激动地对身旁的铁道游击队队长李正说:“纯度99.7%,是招远金矿的好货,你们送来的不只是黄金,是根据地军民的盼头啊。” 这箱黄金的抵达,确实是盼头,就在不久前,面对根据地的极端困境,毛主席还曾对着一碗野菜糊糊紧锁眉头,感慨“延安困难极了”。 这话说得一点不夸张,当时的延安,粮仓见底,存粮撑不过一个月,医院里缺磺胺粉,伤员的伤口流脓溃烂,就连最基本的食盐,都成了奢侈品,外有日军的疯狂“扫荡”,内有国民党胡宗南部队的五道封锁线,延安仿佛一座孤岛。 谁能想到,就在这绝境中,沉甸甸的黄金竟奇迹般地穿越了千里火线,这批黄金到底是怎么来的? 故事得从1938年说起,当时,八路军的财政被日军进攻和国民党封锁搞得捉襟见肘,毛主席为此一筹莫展。 可就在这时,山东根据地的负责人黎玉来到延安,提了个大胆的建议:山东盛产黄金,我们可以秘密筹金,支援中央。 这个想法,让中央一下看到了破局的希望,1939年,八路军115师奉命挺进抱犊崮山区,一场围绕黄金的无声战争,就在齐鲁大地打响了。 而斗争的焦点,是胶东半岛那个素有“金都”之称的招远,尤其是当地的玲珑金矿,日本人对这块肥肉垂涎已久,占领后甚至喊出“宁失招远城,勿失玲珑矿”的口号,可见其心虚与贪婪。 然而,他们只算计了军事,没算计人心,我方的斗争是多维度的:军事上,地方武装和武工队像尖刀一样,频繁袭击日军运输线;经济和群众战线上,一场“虎口夺食”的行动则在矿井深处悄然进行。 而党组织发动矿工,一边破坏敌人生产,一边用生命和智慧把黄金一点点“偷”出来,怎么偷,法子五花八门,听着都心酸:有人把金粉混在窝头里,有人藏在头发辫中,更有人直接把金块吞进肚子,出矿后再用泻药排出。 也正是靠着这种近乎玩命的牺牲,才出现了“玲珑金矿虽不在我们手中,但群众生产的黄金却能被我方掌握”的奇特局面。 不过,黄金到手只是第一步,如何运出日军的天罗地网才是更大的考验,这项生死速递的任务,落到了一支传奇部队的肩上,铁道游击队。 然而,他们本就因多次成功缴获日军物资而闻名,可最初接到护送任务时,许多队员并不知道自己押运的是什么,还以为是又一次护送“高级干部”的常规行动。 但在1942年,一次任务,尤其艰巨,游击队不仅要护送化名“胡服”的刘少奇离开山东,还要秘密押运第一批上万两黄金,当队长李正带着26名队员化装成渔民,把黄金分装在鱼篓底部,在微山湖上泛舟而行。 可面对好不容易涉险过关,队伍在津浦铁路沙沟段又跟日军巡逻队迎面撞上,探照灯的光柱瞬间撕裂夜幕,“卧倒!”随着李正一声大喊,激战爆发。 在一名队员为掩护战友,抱着扑上来的日军滚下路基,同归于尽,而队员小张腹部被刺刀捅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紧紧抓住队长的手,断断续续地嘱咐:“队长,黄金在鱼篓第三层……” 而在战斗结束后,队伍在芦苇荡里躲了十几天,刘少奇亲自为伤员包扎,他握着重伤员的手坚定地说:“同志们的血不会白流,这些黄金,会变成革命的火种。” 从1942年到1945年抗战结束,这条用鲜血和生命开辟的通道,累计向延安输送了13万两黄金。 这些金砖一到延安,立刻被转化成了胜利的基石,首批万两黄金就被换成了50吨粮食、20箱宝贵的盘尼西林和10万发子弹,解了延安的燃眉之急。 更重要的是,它在战略层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急需的电台和药品,正是靠这笔钱购得。 这种奉献不止是物质,更是精神的,一位叫老周的押运员,曾悄悄把一块从牺牲战友身上取下的金砖藏在烟袋锅的夹层里。 那块金子,是他为战友保留的最后念想,也象征着每一克黄金背后,都熔铸着一条鲜活的生命。 这也难怪毛主席后来在七大的报告里会高度评价:“山东的同志们用命开出的黄金通道,是中国革命能胜利的一大保障。” 回顾这段历史,最让人动容的,或许不是他们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那种在绝境中迸发出的、近乎本能的创造力和坚韧,他们把窝头、辫子、甚至自己的身体变成运送希望的容器,用最朴素的方式对抗着最残暴的敌人。 这种精神,是面对封锁时的“总有办法”,是面对牺牲时的“血不会白流”,是在最黑暗的时刻,依然笃信黎明终将到来的那份执拗,这才是那13万两黄金之外,山东人民送给中国革命最宝贵的财富。 【信源】《输送黄金,齐鲁人民支援抗战的特殊贡献》
1942年,延安缺少物资,陷入困境,毛主席不禁感慨:“延安困难极了。”就在这时,
大胆的走走
2025-08-04 17:36:22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