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都普遍看衰中国男篮,认为这届中国男篮是史上最差,亚洲杯能进四强都属于超水平

万分纯真 2025-08-04 20:33:02

全媒体都普遍看衰中国男篮,认为这届中国男篮是史上最差,亚洲杯能进四强都属于超水平发挥。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我也分析一下这届中国男篮为什么不行,5号位中国最强的两名球员周琦,杨瀚森不打亚洲杯,实力折损70%,4号位胡金秋改打5号位,实力折损20%,3号位曾凡博有伤不能参赛,实力折损5%,后卫线国内始终没有特别强的,一包夹球都穿不出来,换谁都一样,实力折损5%。这就是媒体为什么看衰中国男篮的原因 说到底,现在的中国男篮已经很难再用“强队”的标准去要求了。核心不在,潜力股又全线伤停或缺席,这支队伍的整体实力别说和亚洲顶级对抗,就连在亚洲杯里进个四强都已经是高估。很多人说这是“史上最差一届”,其实背后反映的不是球员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男篮体系长年积累下来的隐患爆发。 5号位断层是最致命的打击。周琦本来就是这支国家队最后的遮羞布,他不打,等于内线直接失守。杨瀚森虽然还年轻,但他是这两年少有的能在国际比赛里展现硬度的中锋,不去亚洲杯也是巨大损失。剩下的只能让胡金秋顶上,这本就不合理。他是个标准的4号位,靠跑动和中距离吃饭,叫他硬顶5号位,不是让他牺牲风格,而是直接消耗掉他的优势。 前场打不出压制力,后场就更别提。这些年中国男篮的后卫线一直是老大难。对抗一上强度,后卫就失误连连;挡拆一夹,球就不见;节奏一快,传球就跟赌博一样靠感觉。这可不是哪个人不好使的问题,是我们这条线从根上就没培养出能打硬仗的主控。高水平的后卫不只是要能得分,更要有抗压能力,能稳得住局面。我们不是没有打得聪明的球员,而是没人能在高压状态下保持清醒和稳定。 曾凡博的缺席算是最轻微的,但也不能完全忽视。他是目前国内锋线少数能突破+投射+防守兼备的球员。虽然身体还没完全成熟,但只要他在场,起码在对位上不会吃太大亏。他一不打,整个三号位就完全靠补锅凑合。这种配置面对日韩、黎巴嫩这样的球队,防线形同虚设,进攻靠个人单打,基本打不出任何体系。 有些人说中国男篮不是没人,而是不会用人。这话听着有点重,其实却不无道理。你看其他亚洲球队,比如日本,现在压根不追求传统中锋,而是全员能投,拉开空间、快速推进,打得非常明确。我们还在纠结传统打法,硬要拼高度、拼肉搏,最后拼不过人家,还落个体系僵硬、打法老套的评价。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我们这一代球员从小接受的训练和比赛模式太过封闭,基本都是国内打转转,碰不到真正的高水平对抗。一到国际赛场就容易慌、节奏乱、防守跟不上、进攻没章法。不光是技术上的问题,心理素质、临场决断、教练对节奏的掌控,也都有待提高。 还有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国内联赛强度和节奏跟国际比赛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你在CBA打得风生水起,不代表能在亚洲杯、世界杯里也能如鱼得水。这才是真正的落差。媒体看衰男篮,不是恶意,而是从过往战绩和现有配置里推导出来的客观判断。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把话说得很委婉了。 要说中国男篮未来有没有希望?当然不是完全没有。关键是你得把整个训练体系、球员培养、教练执教理念都重新洗一遍。不能再用十年前的老套路去对抗今天的比赛节奏。如果再不彻底调整,不管是哪一届国家队,换什么人,都还是会被现实一遍遍打脸。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4
万分纯真

万分纯真

万分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