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药加征最高200%关税。要让美国药更便宜、更安全!”话音刚落,XBI医药ETF直线下挫6.8%,强生、礼来、阿斯利康24小时内宣布合计砸2500亿美元“回流”建厂。看似硬核,我却想冷笑:成本直接翻三倍,真能把药价打下来? 先看看现实:美国90%的抗生素原料药靠进口,印度占40%,中国占40%,剩下20%分散在欧日韩。关税一加,印度太阳药业第一反应不是搬家,而是“减量+涨价”。犹他大学药学院的福克斯博士直接开怼:“白宫一张行政令,拧不开全球供应链的死结。”更尴尬的是,中国手握维生素、抗生素、激素三大件的关键中间体,美国药厂机器离了它就得生锈。欧盟、瑞士已排队签长单,印度药企也在偷偷把部分API外包给中国——特朗普本想锁死东方,结果把美国患者锁进高价药围城。 我个人觉得,这出戏像极了2018年的钢铁关税:当时美国钢铁价涨30%,下游制造业哭爹喊娘。如今只是把钢材换成药片,剧本一模一样。药企砸钱“表忠心”只是给华尔街看的姿态,真投产要等环评、FDA认证,没三五年下不来。而病人等不起,药企也亏不起,最后买单的只能是医保和普通人。 那么问题来了:关税大棒到底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还是“让中国医药赢麻了”?评论区留给你,说说你站哪边?
这一次,咱们得给莫迪鼓掌。8月2日,面对特朗普抡起的25%关税大棒,这位印度
【8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