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西方记者采访毛主席,提出一个尖锐问题:主席先生,新中国成立后,您取消了和我们西方签订的全部条约,这是不是太不讲理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9年的北京饭店,一场国际记者招待会正在进行,大厅里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照相机镁光灯不时闪烁。 新中国刚刚成立,西方世界对这个新生政权充满疑虑,一位金发碧眼的西方记者突然站起来,抛出一个尖锐问题。 “主席先生,新中国成立后,您取消了和我们西方签订的全部条约,这是不是太不讲理了?”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连快门声都停止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这位东方领袖的回应。 毛泽东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如炬地扫过全场,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道:“你家要是有强盗闯进来,逼你签卖房契,你认不认这个账?” 这个场景发生在1949年12月,当时毛泽东正在筹备首次访苏,根据中央档案馆解密的《毛泽东年谱》记载,类似的对话确实在多个外交场合出现过。 毛泽东后来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明确表示,新中国必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必然选择。 从1842年《南京条约》开始,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达343个,这些条约像枷锁一样束缚着中国,让其沦为半殖民地。 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虽然也尝试修约,但始终未能彻底摆脱这些枷锁。 直到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真正开启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进程。 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回忆,当时西方外交圈普遍认为新中国废除条约是“破坏国际法”。 但毛泽东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说得明白:“这些条约是枪炮逼着签的,现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自然要作废。” 不可否认的是,该态度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认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后来访华时就说:“中国做了亚洲国家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美国外交档案显示,杜鲁门政府曾试图通过经济封锁迫使新中国承认旧条约,但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上说:“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事实正如他所料,到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英国就不得不承认新中国在谈判桌上的地位。 法国汉学家佩雷菲特在《当中国觉醒时》一书中分析,毛泽东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决策,背后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集体记忆。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从二十一条到治外法权,这些伤痛深深烙印在中国人心里。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评价:“毛泽东让中国人重新找回自尊,这是他对民族最大的贡献。” 如今回看这段历史,更能理解毛泽东当年那句话的分量,他用“强盗”比喻西方列强,用“卖房契”比喻不平等条约,这种接地气的表达既揭露了历史真相,又捍卫了民族尊严。 澳大利亚学者冯兆基在《寻求中国民主》中指出,毛泽东的外交智慧在于善于用通俗语言阐述深刻道理,让普通民众都能理解国家政策。 当时在场的新华社记者杨刚在回忆录里写道,那个提问的西方记者听完回答后,整场发布会都没再发言。 而其他亚非拉国家的记者则纷纷记录,有人甚至当场鼓掌,这一幕成为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经典瞬间,展现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骨气与智慧。 七十年后再看这个场景,更能体会毛泽东那句话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外交辞令,更是一个民族对百年屈辱的响亮回答。 新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标志着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终结,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格局。 信息来源: 中央档案馆《毛泽东年谱(1949-1976)》 新华社《毛泽东外交文选》 人民网《新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始末》
有次西方记者采访毛主席,提出一个尖锐问题:主席先生,新中国成立后,您取消了和我们
粉樱萌娃
2025-08-05 02:09: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