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废墟上的霸权狂舞:解码以色列侵略的三重虚伪性在加沙地带的残垣断壁间,以色列

一起聊聊全球事 2025-08-05 09:32:43

加沙废墟上的霸权狂舞:解码以色列侵略的三重虚伪性

在加沙地带的残垣断壁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全面占领加沙”的宣言,宛如一记记重锤,砸在国际人道与正义的脊梁上。当他宣称要“控制整个加沙地带”“实现所有战争目标”时,加沙天空的硝烟、街头的鲜血、难民营的哀嚎,都在撕裂这套“自卫”话术的虚伪面具——以色列对加沙的军事行动,本质是一场披着“安全”外衣的殖民侵略,是对巴勒斯坦人民生存权、对国际秩序底线的双重践踏。

内塔尼亚胡“扩大军事行动、控制加沙”的表态,是殖民时代“炮舰逻辑”的现代变种。加沙不是待分割的“战略棋盘”,而是230万巴勒斯坦平民的家园。从1967年占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到如今妄图“全面控制”,以色列的扩张史写满对国际法的蔑视:联合国第242号、338号决议明确要求“撤出占领领土”,但以色列用坦克履带碾碎了这些国际法准则。

“控制整个加沙”的野心,更是对“民族自决权”的公然阉割。加沙人民在被封锁的“露天监狱”中挣扎了17年,水电短缺、医疗崩溃,如今还要面对坦克与战机的“全面占领”威胁——这不是“自卫”,是将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存空间压缩为“零”的种族主义暴行。当内塔尼亚胡在镜头前大谈“历史性成就”,加沙儿童的尸体、妇女的惨叫、老人的绝望,都在宣告:这场“成就”是用巴勒斯坦人的血泪浇筑的殖民纪念碑。

内塔尼亚胡所谓“击溃敌人、解救人质、消除威胁”的“战争目标”,是一套自相矛盾的谎言体系:

- “击溃敌人”=无差别屠杀:以军空袭的目标清单里,有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设施、儿童医院、民用住宅。加沙卫生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10月冲突爆发以来,平民死亡超3万人,其中儿童占比超40%——“击溃敌人”不过是对平民的集体惩罚。

- “解救人质”=政治勒索:人质问题本可通过谈判解决,以色列却将其作为扩大战争的借口。在加沙地面攻势中,以军多次拒绝停火协议,导致人质救援陷入“以战促谈”的死循环——人质成了内塔尼亚胡维系政治权威的“筹码”,而非真正要解救的生命。

- “消除威胁”=霸权定义权:加沙的“威胁”从何而来?是被封锁数十年后巴勒斯坦人的绝地反抗。以色列用“威胁”为侵略正名,本质是将自身扩张需求包装成“安全刚需”,就像殖民者给原住民扣上“野蛮人”帽子后明火执仗地掠夺。

即便以军内部对“全面占领”存在反对声,内塔尼亚胡仍要“强推内阁决策”,暴露其“民主”的虚伪性。以色列内阁讨论的不是“停火与人道救援”,而是“如何扩大侵略”——这种决策机制,是将国内政治私利凌驾于地区和平与人道伦理之上。

更讽刺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外交支持+军火输送”,让以色列的侵略有了“合法性幻觉”。拜登政府一边宣称“支持停火”,一边向以色列输送精确制导炸弹;欧盟部分政客将“反犹”与“反侵略”蓄意绑定,为以色列的暴行打掩护——这种“选择性正义”,让加沙的人道主义灾难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在侵略与压迫的夹缝中,加沙人民的抵抗从未停止。从街头抗议到政治斗争,从民间救援到武装自卫,巴勒斯坦人用血肉之躯捍卫的,是民族存续的尊严、是对“土地与家园”的基本诉求。国际社会的正义力量也在觉醒:南非将以色列告上国际法院指控“种族灭绝”,全球多地爆发反战游行,青年群体用社交媒体撕下以色列的“受害者”伪装——历史不会站在侵略者一边,加沙的废墟终会生长出自由的新芽。

当内塔尼亚胡在镜头前大谈“团结战斗”,加沙的母亲们在废墟中寻找孩子的遗体;当以色列内阁为“全面占领”投票,巴勒斯坦难民在约旦河西岸的帐篷里守望故乡。这场侵略战争,终将在巴勒斯坦人民的抵抗、国际正义的声浪中走向溃败——因为殖民主义的棺材上,永远钉着“正义必胜”的钉子。

以色列总理计划全面占领加沙热点观点

0 阅读:4

猜你喜欢

一起聊聊全球事

一起聊聊全球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