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大凉山深处,解放军从奴隶主手中解救出一名双眼溃烂的汉人。战士们看他挺遭

万物聊综合 2025-08-05 11:17:19

1952年大凉山深处,解放军从奴隶主手中解救出一名双眼溃烂的汉人。战士们看他挺遭罪的,问他:你是谁?他虚弱的挤出三个字:“帅士高”。 那一年,在大凉山有一支剿匪的解放军部队在解放一户奴隶主庄园时,发现了一个奴隶。 当战士们将他扶起,询问他的身份时,这个男人说出的名字:“帅士高”。 竟然会层层上报到中央军委,这人到底是谁啊?能有这么大面子? 当年新中国成立之时,刘伯承和彭德都曾找过他。 或许你会好奇他们是怎么认识的,这就要讲讲十七年前,中央红军长征时大渡河的那段经历。 在这个时候,大渡河水流湍急,难以越过。 但是由于前后夹击的形式,让他们只能选择渡河,否则将会全军覆。 渡河,成为关乎红军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 但是,这个时候早就没船了。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红军找到了当地最好的船工之一,年仅二十出头的帅士高。 他就如今发现的那个奴隶。 帅士高从小在大渡河边长大,水性极佳,撑船技术更是百里挑一。 起初,他也像许多当地百姓一样,对红军心存畏惧。 但当他被红军战士找到,亲眼看到这支队伍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战士们宁愿露宿街头也不打扰百姓,这样真心对待百姓的队伍这是头一个。 这个时候,他明白了,这是一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 当他得知红军急需船只渡河时,帅士高决定挺身而出。 他不仅贡献出了自己藏匿的一条船,还动员召集了其他几十名船工。 他的挺身而出,为绝望中的红军带来了第一线生机。 强渡大渡河开始了。 帅士高主动请缨,负责运送第一批突击队员的先锋船。 出发前,红军拿出了珍贵的白米饭让他们饱餐一顿,帅士高连吃了三大碗,这是他记忆中吃得最饱、最踏实的一顿饭。 船一离岸,对岸敌人的机枪子弹就向他们袭来,由于攻势太猛,船工们伏低了身子,拼命划桨。 红军战士则用身体护住船工,同时用简陋的武器向对岸还击。 帅士高凭借对水流的熟悉和对暗礁位置的记忆,在枪林弹雨和惊涛骇浪中艰难穿行。 最危急的时刻发生在靠近对岸时,船底撞上了一块暗礁,卡住动弹不得。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帅士高和几名船工跳入激流中,用肩膀死死顶住船身,将船推离礁石。 最终,在帅士高等船工舍生忘死的努力下,先锋船成功靠岸,十七勇士扑向敌阵,为大部队渡河撕开了第一道口子。 随后,帅士高和船工们在炮火中往返穿梭整整十七趟,将一批又一批红军战士安全送达对岸。 任务完成后,帅士高双手因长时间紧握篙杆而血肉模糊。 红军领导感激万分,想给他银元作为酬谢,他却坚决推辞。 此时的他最希望红军能打胜仗,让穷苦人过上好日子。 然而,红军主力离开后,厄运降临到了这些帮助过红军的船工身上。 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开始了报复。 帅士高作为领头人,成了国民党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的家被抄,船只被烧毁,为了躲避追捕和迫害,他背井离乡,逃往大凉山深处。 不幸的是,他被彝族奴隶主抓走了。 奴隶主得知他是汉人,又有一身力气,便强迫他开山凿石。 夜晚,他只能牛棚里,与牲畜为伴。 在恶劣的环境和长期的营养不良,使他患上了严重的眼疾。 但是只图利益的奴隶主根本不会在意一个奴隶的死活,更别提为他医治。 他的双眼逐渐发炎、溃烂,最终几乎完全失明。 整整十七年,帅士高只有在深夜时想着十七年前帮助红军渡河的往事,那成了他活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柱。 直到1952年,解放军来了,终于迎来了光明。 解放军将那个双眼溃烂的奴隶解“帅士高”救了出来,当他确认身份的那一刻,那段历史终于完整了。 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彭德怀、刘伯承等当年指挥强渡大渡河的老帅们闻讯,无不感慨万千。 帅士高被迅速送往医院接受治疗,虽然视力未能完全恢复,但身体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政府为他安排了生活,给予他英雄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后来,他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安顺场。 帅士高,这位大渡河上的无名英雄,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信仰的力量和普通人的伟大,他的故事,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 主要信源:(中国青年报——「记者再走长征路」大渡河船工帅仕高:第一个站出来为红军摆渡)@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90
万物聊综合

万物聊综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