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谭嗣同临刑的前一天晚上,大刀王五买通狱吏,进入到大狱中来探望他,大刀

历史闪电侠 2025-08-05 13:05:59

1898年,谭嗣同临刑的前一天晚上,大刀王五买通狱吏,进入到大狱中来探望他,大刀王五对谭嗣同说道:你如果现在要走的话,我将会平平安安地带你出去,如果你选择不走,那么明天我来为你送行,谭嗣同一身傲骨,毫不犹豫地说道:走什么?谭某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我将血荐轩辕,圆我一个忠君爱国之心。

回溯几个月,皇帝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推动下,决心学习西方,革新国家,试图挽救衰微的大清。

光绪曾真诚地召见谭大人,表示支持变法,甚至说如果有错也愿意接受批评,这份来自帝王的诚意,深深打动了谭嗣同,他全身心投入变法事业。

然而,维新变法的措施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根本利益,招致了强烈反对,朝廷新旧势力的矛盾迅速激化。

当康有为等人意识到需要武力支持时,看中了在训练新军的袁世凯,谭大人曾秘密会见袁世凯,希望他发兵支持光绪,清除太后身边的顽固势力。袁世凯当面应承下来。

但这个人审时度势,向太后的心腹荣禄告密,将维新派计划全盘托出,太后震怒,于九月二十一日突然从颐和园返回紫禁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于瀛台,重新掌控大权,并立即下令捉拿维新人士。

消息很快传开。谭嗣同的众多友人和支持者为他安排了秘密出逃的路线,他们认为只要谭嗣同愿意走,凭借他们对京城的熟悉和人脉网络,一定能保他平安离京。

谭大人被捕入狱后第三天深夜,他的好友冒险买通狱卒进入牢房。

王五行侠仗义,与谭嗣同交往深厚,极其敬佩他的为人与报国之志,昏暗灯光下,看到谭嗣同身上的伤痕,王五心痛不已。

他急切地表示已经布置好了人手和路线,只要谭嗣同愿意,立刻就能冒险救他出去,保他安全离开北京。

但王五了解这位朋友的刚烈性格,便又沉痛地说,如果谭嗣同选择不走,他明日定会去刑场送最后一程。

面对生死抉择,谭大人没有丝毫犹豫,他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告诉王五,世界各国变法图强,没有不经历流血就能成功的。

中国要真正强盛起来,同样需要有人为此献出生命,既然还没有带头走这一步的人,那就从他自己开始!

他说要用热血唤醒民众,用生命实践对国家的责任,了却自己报国的忠心,他骨子里的傲骨,让他无法选择苟且偷生,这也是他此前拒绝出逃、最终被捕的根本原因。

听到他如此坚定的话语,王五明白再劝无用,两人双手紧握,王五怀着无尽的敬佩和悲痛,含泪离去。

在狱中最后时刻,谭大人在墙壁上留下了著名的诗句:“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表达了他面对生死的坦荡气度和对无论去留都坚守信念的同志们的敬意。

四天后,年仅33岁的谭大人与另外五位维新志士,在菜市口被处决,面对死亡,谭嗣同神色自若,王五也如他所言,默默出现在送行的人群中,目送这位英雄走完最后的路程。

谭嗣同的死,对王五产生了巨大的震动,清政府的腐朽、残酷和不思进取,让他彻底失望,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他将悲愤化为行动,利用自己在江湖上的威望和高强武艺,联合镖局师兄弟及各路侠义之士,开始以更激烈的方式反抗,多次组织刺杀祸国殃民的清朝官员。

后来,当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王五积极投身抗击洋人的斗争,与义和团等力量协同作战,他的英勇行为,使他成为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的共同眼中钉。

后来清廷与八国联军联手对决义和团等反抗组织,王五成为重点目标,大批官兵和洋兵包围了镖局。

凭借王五的功夫和人脉,他完全有机会独自脱身,但当时,源顺镖局内聚集了上百名前来投奔、寻求庇护的平民百姓,包括男女老少。

谭嗣同甘为理想赴死的精神一直影响着王五,他也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更重要的是,他清楚,如果自己反抗或逃走,镖局内的无辜平民必定遭殃。

为了保护这些避难百姓的生命,王五做出了悲壮的决定, 他挺身而出,主动与带队的捕头交涉:他愿意束手就擒,任凭处置,条件是官兵必须立刻放走镖局内所有避难百姓,并且不能再伤害他们。

他凛然声明,若清兵食言加害百姓,他化为厉鬼也绝不罢休,这番大义凛然的担当,连捕头也为之动容,答应了他的条件。

于是,“大刀王五”王正谊在北京前门大街被残酷枪杀,为震慑反抗者,他的头颅还被残忍地悬挂在城墙上示众。

无论是为唤醒国家而从容赴死的谭大人,还是为保护同胞慷慨就义的王五,他们都把家国大义放在了个人生死之上。

在可以求生的时候,他们都选择了承担更大的责任,付出生命的代价,驱使他们这样做的,是对这片土地和百姓深深的爱。

正是历史上不断涌现出这样甘愿为国家、为正义、为人民挺身而出、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我们这个民族才能在艰难困苦中一次次挺直脊梁,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

0 阅读:205

猜你喜欢

历史闪电侠

历史闪电侠

关注我 !带看到不一样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