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孝庄派苏麻喇姑出去办事,苏麻在路上被侍卫席纳布库刁难并打个半死。多尔

元芳侃历史 2025-08-05 13:16:31

1644年,孝庄派苏麻喇姑出去办事,苏麻在路上被侍卫席纳布库刁难并打个半死。多尔衮前来探查,孝庄说:她只是骑马摔伤了!60年后,苏麻喇姑去世,康熙说:等我15天,后事我来办!

顺治元年的春天,北京城柳絮纷飞,孝庄太后的心腹侍女苏麻喇姑,正揣着一封紧要文书骑马出宫。

此信关系重大,关乎招抚江南之谋略。她虽乔装成寻常之人,却仍被席纳布库截住,他显然是有备而来,故意找茬,话里话外都是挑衅的意思,他高声指责苏麻喇姑频繁出入太后寝宫,暗示她在帮小皇帝暗中对付多尔衮。

席纳布库显然是有备而来,故意找茬,话里话外都是挑衅的意思,他高声指责苏麻喇姑频繁出入太后寝宫,暗示她在帮小皇帝暗中对付当时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多尔衮。

她强作镇定找了个采草药的借口,却被席纳布库狠狠用马鞭抽倒在地。

周围百姓见了这阵仗吓得四处躲避,苏麻喇姑咬紧牙关忍着剧痛,心里只记着孝庄的嘱托:大局为重,不能出差错。

危急关头,一位有身份的女子站了出来,正是大臣索尼的女儿赫舍里氏。

她言辞锋利地质问这个侍卫当街行凶是否不惧摄政王知晓,但这个侍卫仗着权势,态度嚣张地拔出了刀,就在这时,索尼的亲卫及时赶到,一支利箭射来阻止了侍卫,虽然心有不甘,还是放了苏麻喇姑,临走前还踹她一脚。

慈宁宫里,孝庄太后看到浑身是血的苏麻喇姑和那封沾血的密信,气得指尖发白,侍立一旁的赫舍里氏小心翼翼地禀告,说席纳布库动手时,嘴里嚷着这是摄政王要教训太后的人。

孝庄心中的怒火几乎要冲垮理智,苏麻喇姑挣扎着劝她忍耐,为了年幼的顺治帝,必须再等待时机。

孝庄看着伤痕累累却依然清醒的苏麻喇姑,强压下心头恨意,将这屈辱暂时咽下,但心中已发誓必将清算这笔血债。

时间一晃二十多年过去,当年被守护照顾的玄烨,已长大成为康熙皇帝。

席纳布库倚仗旧日势力,又在江南军饷上动手脚贪赃枉法,年轻气盛的皇帝想起苏麻喇姑当年的屈辱,拍案就要发作。

孝庄太后深知时机未到,提醒他要像潜藏的猛禽,在敌人最强盛时更要懂得隐忍收缩力量,祖孙二人商议,只等对付鳌拜之后再动手收拾席纳布库。

苏麻喇姑来自遥远的蒙古科尔沁,她与孝庄的情谊远超主仆关系。依宫中惯例,人们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她比康熙帝年长四十多岁,既是他的启蒙老师,又像母亲一样照料他,康熙私下里一直亲昵地称呼她为“额涅”。

康熙二十六年冬,酷寒难耐,畅春园中的腊梅却于风雪中盛绽。病笃的她卧于暖榻,目光落于床边那幅《蒙古牧马图》上,此图乃是她一笔一画教皇帝绘就的。

陪伴在旁的十二阿哥胤裪心急如焚,不断宽慰,说皇上正在往回赶,苏麻喇姑气息微弱,从枕边摸索出一个旧荷包,他赶忙从中取出早已褪色的一条蒙文布帕,上面的字迹述说着家乡草原上最亮的星星会永远守护小主子的誓言。

此时,皇帝尚在塞北巡视途中,当那封报告苏麻喇姑病危的八百里加急文书送到他手上时,他正穿着她亲手缝制的护膝。

字句宛如重锤击中心脏,康熙眼前发黑,猛地扶住帐篷支撑身体,儿时无数往事涌上心头。

最清晰的是他年少时因政事受挫躲起来哭泣,这个女人温柔又坚定地说:“咱们的小主子,将来是要做那天上的太阳,光照四方的!”

康熙毫不犹豫,当即下令不顾一切全速回京,严命内务府必须等他十五日!他心急如焚,日夜兼程。

可塞外的风雪无情地阻挡了归路,当他风尘仆仆赶回皇宫,迎接他的只有灵堂冰冷的白烛和一片缟素。

康熙帝跪在灵柩旁,轻抚着她生前惯用的那支鹅毛笔,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他想起了她曾说过要亲眼看着他治理出一个太平盛世的话,如今诺言还在耳边,人却已长眠。

旁边的妃子轻声告诉他,姑姑临走前特别交代,要把她教小皇帝画的《蒙古牧马图》永远挂在乾清宫,因为草原上的骏马从来不会迷失方向,就像她坚信他一定能稳稳地护住这大清江山。

康熙猛地站起来,大步走到书案前,饱蘸浓墨,力透纸背地写下了一个巨大的“孝”字。

墨迹淋漓未干,他就下令礼部召集最好的画师,详细描摹记录苏麻喇姑的一生功绩,要让千秋万代都知道,在这大清江山的基业里,有她苏麻喇姑一份抹不去的功勋。

到了发丧的日子,整个紫禁城仿佛被厚厚的冬雪覆盖,送葬的队伍缓缓移动。

当仪仗即将离开宫门时,康熙帝做出了一个令人动容的举动,他解下自己龙袍胸前那串象征至高皇权的东珠朝珠,郑重地、轻轻地放在苏麻喇姑的灵柩之上。

他对着棺椁,就像对着她本人低语:“额涅,这是您当年教我辨识的第一颗东珠,它陪伴我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今天,让它随着您回去吧。”

雪花纷纷扬扬落下,覆盖着送葬的仪仗也覆盖了康熙的眼睫,他在心中立下誓言:“您用一生守护我和这江山,从此往后,换我来守护您的声名,您的功绩,世世代代,永不磨灭。”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元芳侃历史

元芳侃历史

专注于给大家推这种好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