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以575票当选主席,距离“满票”缺了一票,周恩来找到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8-05 14:20:12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以575票当选主席,距离“满票”缺了一票,周恩来找到主席,向他汇报了这个情况,毛主席回答:“代表们有权选毛泽东,也有权不选毛泽东,缺一票就缺一票,没关系。”   建国前夕,所有人都在为一场重要会议而忙碌。早在当年4月,会议的筹备工作就开始了,因为参会人员来自五湖四海,甚至还有从国外回来的,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接待这些风尘仆仆赶来的代表。   这些代表分散在全国各地,有的在东北,有的从香港入境,最后他们被集中到了北京饭店,宋庆龄下车时受到了毛泽东的热情接待,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也纷纷现身火车站,迎接各界的重要人士。   这次政协会议前的筹备工作会,毛泽东等领导都参加了,在会议签时毛泽东来得最早,所以签到册的第一个名字就是他。   随后另一个人的到来,又掀起了一阵小高潮,她就是宋庆龄,当时已经年近六旬,但气质雍容,身体硬朗,举手投足都充满了亲和力,让人不由自主生出敬意。   很多工作人员听说她来了,都挤在门口围观,不少代表也慕名而来,众人用目光一直目送这位曾经的“国母”入场。   在诸多代表中,还有几个人特别抢眼,一个是脱离蒋政府的张治中等国民党元老,还有郭沫若、梅兰芳等文化艺术界的名流们。在众人中,一个60多岁的老人由李克农陪着,缓步走入会场。他的出现引来了一阵小声的议论。   这位老人叫杨虎,曾经杀害过很多革命者,身上背负着不少血债。之所以受到优待成为政协委员,因为他后来洗心革面,被李克农争取过来后,给地下党提供了很多情报。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光复,也有他的出力,而且是立了大功。   建国前政协的几次重要会议,都是在怀仁堂召开的,筹备会的讲台上,毛泽东做了重要发言,操着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向参会者介绍着相关情况。   到了9月30号,这天是正式会议的收尾时间,会议议程非常重要,要投票选出中央领导人。其实大家都知道,毛泽东早就是众望所归的无冕之王,投票只是一个官方的环节,结局没什么悬念。 根据规定,工作人员印发了选票,上面有毛泽东等候选人的名字,每个代表都会领到一份。整个投票过程都很顺利,计票时暂时休会,这时候却出了岔子。工作人员急得满头大汗,因为无论怎么数都要少一张票,本该全票通过的毛泽东少得了一票。   其实按照民主原则,少一票多一票都不影响结果,工作人员猜测,可能是有人忘记画票,便提议直接给毛泽东算全票。但这就涉及到投票公平的问题,负责人不敢擅自做决定,便紧急找到了周恩来,把事情从头到尾给他说了一遍。   周恩来觉得事关重大,也不敢拍板,直接告诉了毛泽东,看看他的态度。毛泽东听完后淡然一笑,他说,既然是民主投票人家就有选择权,不投我也没关系。   听他这样一说,原本神经紧绷的工作人员,也彻底放松下来,但心里还是有些遗憾,毕竟毛泽东当选是众望所归,不知道那张票的主人究竟在想什么。不过有些事正因为不完美,有遗憾,才让人记忆深刻,毛泽东显然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并不计较。   但在副主席的人选上却出现了比较大的分歧,当念到高岗的名字时台下出现了一阵骚动,有党代表认为,他太过年轻,还缺乏历练,而且现在的党内堪当此任的大有人在,怎么会选他呢?当时就有人提出建议,认为李富春就是理想人选。   李富春是毛泽东的老乡,年轻时曾到法国求学,很早就加入了共产党。在部队时李富春就是个爱兵如子的人,他倡导平等团结,经常到基层看望战士,还严令禁止上级打骂下级。   30年代他领导了广州的工人运动,团结了很多工人阶级参加革命。除此之外,李富春在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曾经冒着生命危险,在敌占区整整坚守了3年。在大家眼中他是名副其实的老资格,有威望有功劳,怎么看都比高岗合适。   最后还是毛泽东出来解了围,他解释说,高岗对陕北根据地建设贡献巨大,而革命胜利,陕北起到了重要作用,选择高岗,是对陕北边区的肯定。这番解释理据充分,大家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会议结束后全体起立宣读誓词,并向牺牲的英雄默哀。众人来到了纪念碑前,以毛泽东为代表,为纪念碑的奠基石填上了泥土,这既是对先烈的致敬,也是向世界宣告,一个经由人民之手创立的国家诞生了!

0 阅读:879

猜你喜欢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