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阎锡山等14人,乘坐的飞机,遇寒流无法上升,陈立夫劝阎锡山:“你的十几箱金条,超载了,飞机需减重。”谁知,阎锡山的做法,让陈立夫非常恼火。最终,他只能在不通电的荒郊终老。 这事儿得从1949年12月10日说起。当时的成都,天是灰蒙蒙的,风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整个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子末日气息。国民党的党政军大员们,正像一群没头的苍蝇,在凤凰山机场抢着最后一批逃往台湾的飞机。 这其中,就有两个大人物,一个是当了38年“山西王”的阎锡山,当时他还是“行政院长”;另一个,是CC系的头头,蒋介石面前的大红人,陈立夫。 他们挤上了一架C-46运输机,这飞机在当时就算个“空中巴士”,里面黑压压塞了14个人,个个都是当时有头有脸的人物。飞机轰隆隆地起飞,大家心里刚松一口气,坏了,出事了。 飞机刚飞起来没多久,就一头扎进了一股强劲的寒流里。机身开始剧烈颠簸,更要命的是,飞机怎么也拉不上去,高度一直在往下掉。驾驶舱里的美国飞行员急得满头大汗,叽里呱啦地喊着“Overloaded! Overloaded!”(超载了!)。 这时候,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陈立夫也是久经风浪的人,他强作镇定,在机舱里扫了一圈。很快,他的目光就锁定在了十几只沉甸甸的木箱子上。这些箱子是谁的?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是阎锡山的。 陈立夫急了,他走到阎锡山跟前,几乎是吼着说:“百川(阎锡山的字),飞机飞不起来,你那十几箱金条太重了,赶紧扔下去几箱,保命要紧啊!” 这话在理吧?换了你我,估计想都不想就扔了。钱财乃身外之物,命都没了,守着金山有啥用? 可阎锡山的反应,直接让陈立夫的三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陈立夫当场就炸了,气得直哆嗦。他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当时真想上去给他一拳。这都什么时候了?一飞机人的命,就悬在这几箱黄澄澄的金属上。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吝啬,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病态执念。 飞机还在往下掉,情况万分危急。最后,还是飞行员有经验,他没有继续强行爬升,而是冒着巨大的风险,在低空盘旋,拼命消耗燃油。飞机每轻一点,性能就好一分。就这么在死神的刀尖上跳了几个小时的舞,飞机终于在燃油快耗尽的时候,跌跌撞撞地飞出了寒流,摇摇晃晃地朝着台湾方向飞去。 落地那一刻,机上的人估计都有一种再世为人的感觉。而陈立夫看着阎锡山和他的那些宝贝金条,心里五味杂陈,估计更多的是鄙夷和后怕。 到了台湾,他那个“行政院长”的头衔,很快就被蒋介石拿掉了。他手里的黄金,在蒋家王朝的绝对权力面前,屁用没有。他想用钱买权,门儿都没有。他被迅速地边缘化,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他每天的生活,就是种树、养鸡、读书、写字。他写了大量的著作,上百万字,内容大多是阐述他那套“中的哲学”,试图为自己的一生做个总结和辩护。据说,他住的地方,长期不通电,晚上看书写字,点的都是蜡烛。是不是真的完全不通电,史料有争议,但生活清苦、与世隔绝,是板上钉钉的。 当年那个在飞机上为了十几箱金条,敢拿一飞机人生命去赌的枭雄,最终,守着这些没人惦记的黄金,在一个可以算是“不通电的荒郊”里,孤独地终老了。 他死后,人们清点他的遗产,黄金确实不少。但这些黄金,除了证明他当年的选择有多荒唐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呢?
1933年,宋美龄得知老蒋爱上陈洁如,怒气冲冲找到她,一个耳光扇过去,骂道“你非
【1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