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祖国被日本侵略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位身高1.7米、身材壮硕、嗓音粗重的马来西亚

历史奇话站 2025-08-05 17:26:26

当祖国被日本侵略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位身高1.7米、身材壮硕、嗓音粗重的马来西亚女华侨李月美穿上弟弟的衣服,谎称自己是个小伙子,报名参加了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成了一名军车驾驶员。 李月美有“当代花木兰”之称,在那个充满挑战的年代,她以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勇气成为了南侨机工中的传奇人物之一。 1918年,李月美出生于马来亚槟城一个华侨家庭,父亲是华侨商人,李月美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她在当地的华侨学校读书,学习中文,接受的是中式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月美的爱国之心越来越强烈,她非常向往自己的祖国。 李月美兴趣很广泛,她学了骑马,吹口琴,弹吉他,跳舞,甚至还学会了开汽车。 抗战爆发后,怀着对祖国的一腔热血,李月美 和同学们一起组织义演,卖花等,将得来的钱全部支援抗日救援,她还和同学们不买日货。 李月美的行为证明了她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人。 抗战期间,为了保证往前阵运输物资方便,需要开通滇缅公路这条“抗战生命线”。随着公路的开通,问题出现了,司机与汽车维修人员却远远不够。 当时苏联、英美等国家为支持中国抗日,运来了大批技术先进的卡车,但是这些卡车上的操作等装置全部都是英文,很多司机根本看不懂,临时培训司机又来不及。 因此,西南运输处主任宋子良向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求援,招聘一批有驾照的男性司机,陈嘉庚接到求援后,立即以南侨总会名义发出通告,号召华侨青年回国服务。 李月美得知消息后,非常激动,她会开车,而且她早就想为祖国做贡献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会开车的李月美立刻去报名,她希望自己回国支援运输工作。 但是让李月美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不招收女机工。 李月美不服气,女机工怎么了,难道就比男机工差吗?她一定要报名,谁都不能阻止她支援运输工作。 考虑了一番之后,李月美决定学习花木兰女扮男装,她剪短了头发,找来弟弟的衣服穿上,瞒着父母,到另外一个埠头去报名。 她一身男人的打扮,加上刻意发出来的憨厚的声音,报名处的人竟然没看出来她是位女性。 就这样,李月美报名成功,从此,踏上抗日救国征途。 她终于以一个中华铁血男儿的身份,实现了报效祖国的愿望,回到了苦难深重的祖国来。 1939年年初,李月美一行人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终于在安南上岸,到达中国西南重镇——昆明,在那里,李月美接受了两个月的军事训练。 之后,她被分配到滇缅公路机工队设在贵州的“红十字会”当司机。 一个女孩子当运输司机,可想而知有多么辛苦,但是李月美从来不喊苦喊累,像个男人一样干活,搬运物品。 当时的滇缅公路路况很差,道路崎岖,非常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车毁人亡,晴天时,路上都是尘土,下雨天,都是泥泞和水坑,如果车子抛锚了,就得停荒山野岭,没有食物和水,而且还有野兽出没。 不仅是这些艰苦的自然条件,而且还经常会遇到敌机轰炸,为了躲避轰炸,运输司机们经常是关着灯开车。不过,李月美是个胆大心细的人,每次都会成功完成任务,甚至比很多男司机都勇敢。运输队很多人都认识她,但是却没有人怀疑她的性别。 直到有一次,她被送进了医院,她的女儿身才被曝光。 1940年的一天,李月美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要她即刻送物资给前线。李月美二话不说跳入车中,开着就跑了。虽然路上危险重重,但是李月美顾不上那么多,她只想赶紧完成运输任务。 没想到在路过一个急转弯时,车子发生了侧翻,李月美受了重伤,脑震荡昏了过去。 幸好有一个叫杨维铨的司机开车路过,把李月美送到了医院。医生抢救时,才发现李月美的女儿身。 杨维铨是个善良的男子,他好人做到底,直接留在医院照顾李月美。 不久后,李月美康复了,与此同时她对杨维铨也产生了好感,她主动告知对方自己的身份。 李月美康复之后,两人相爱了。 之后,李月美脱掉男装,穿上护士服,在机工卫生所成为一名“白衣天使”,照顾负伤的战士们。 1945年,抗战胜利,为表彰南侨机工,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特颁发了奖状。 1954年,周总理到缅甸访问,李月美作为华侨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对她连连称赞:“巾帼英雄!” 后来,李月美把自己的几个孩子全部送到中国读书。她还特意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杨善中和杨善国。 1968年,李月美去世。

0 阅读:1
历史奇话站

历史奇话站

奇话连篇,趣谈历史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