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1972年,警方押送一个女犯回太原,可一转眼女犯就不见了,远方传来火车的汽笛声,警方朝着飞奔的身影,抬手就是一枪,女犯倒在血泊中。 这要从1972年,太原开往西安的一趟绿皮火车说起。 那时候的火车,慢悠悠的,车厢里混杂着各种气味。有个干部模样的中年男人,提着一个挺扎眼的黑色牛皮箱,上面还带俩小铜锁,一看就不是凡品。 当时有个姑娘,长得挺俊,看着也就二十出头,还特热情地帮着列车员扫地、倒水。她跟那中年男人搭了几句话,男人也没防备,就透了口风,说箱子里是托老战友搞到的“紧俏货”。 姑娘心里有数了。趁着夜深人静,男人去上厕所的工夫,她拎起那个皮箱就走。巧的是,迎面撞上了查夜的乘警。 乘警觉得不对劲,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拿个箱子要去哪?就让她拿票看看。 姑娘倒也镇定,掏出票。就在乘警低头的一瞬间,她猛地一拳就过去了。乘警被打得一个趔趄,姑娘转身就蹿进了厕所,反锁了门。等乘警撞开门,里面没人了,窗户大开着。探头一看,那姑娘已经从飞驰的火车上跳了下去,正在铁路边的碎石地上找那个皮箱。 车上炸了锅。丢箱子的男人都快急哭了,说里面是100块上海牌全钢防震手表! 这案子立马成了天大的案子。太原铁路公安处成立了专案组,副处长赵首夫亲自挂帅。 专案组一分析,发现这女贼的身手,跟另一起悬案很像。 不久前,一列开往包头的火车上,行李车厢被盗了。那可是全封闭的车厢,门从外面用粗铁丝拧死,还打了铅印。可就是这样,有人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去,偷走了两大箱当时同样紧俏的塑料拖鞋。 怎么进去的?专案组推断,贼是从飞驰的列车外面,扒着车门只有一寸宽的门框,解开铁丝进去的。这哪是偷东西,这是玩命,没点“飞檐走壁”的功夫根本做不到。 两起案子并案侦查,警方判断,这个女飞贼还会继续销赃。果然,有人在宁武县的集市上,偷偷摸摸卖来路不明的手表。 副组长曹伯华带人火速赶到宁武,在一个小旅馆里,把女贼抓住了。 人是抓住了,可麻烦才刚开始。 在公安局审讯,这女贼嘴硬得很,就说自己叫“孙仲芳”,别的啥也不说。折腾半天,她说要上厕所。考虑到她会武功,派了个女警押着,俩男警在外面守着。 四楼的厕所,窗户都有铁栏杆,万无一失。可谁也没想到,她出来的时候,突然发难,猛地推开两个男警察,一窜就抓住房顶维修口,掀开盖子就翻了上去。 等警察反应过来,她已经在楼顶上飞奔,跳到旁边另一栋矮楼上,三两下就消失在了夜色里。 这下,案子更棘手了。女贼的身份、相貌都暴露了,她变得更加疯狂,短短12天,沿着铁路线流窜作案10起。最严重的一次,她把贼手伸向了来华访问的罗马尼亚青年代表团,造成了很坏的国际影响。 就在专案组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线索送上门了。 山西天镇县二沟村有个九庵庙,庙里有个叫大默的老和尚圆寂了。他留下了一封遗书,嘱咐村民一定要交给公家。 信里,老和尚讲了一段往事。 他年轻时在五台山学过武,身手了得。1969年秋天,他在庙后的柴火垛里救了一个饿昏的姑娘。姑娘自称叫宋莲萍,河北人,父母双亡,去内蒙古投亲,结果半路盘缠用尽。 老和尚看她可怜,就收留了她。没想到,这姑娘发现老和尚会武功后,就死缠烂打,下跪磕头要拜师。老和尚心软,就教了她。 这宋莲萍,是个练武的奇才,也特别能吃苦。两年时间,她就能轻松从三四米高的墙头跳下来毫发无伤。可武艺学成之后,一天早上,她不告而别,还偷走了老和尚攒了一辈子的积蓄。 老和尚在信的结尾写道,他知道自己看错了人,这个徒弟心术不正,将来必成大患。他年老体衰,无力追回,希望公安同志能有所警惕。 这封信,就像一块拼图,完美地对上了。专案组断定,这个宋莲萍,就是他们苦苦追寻的女飞贼! 警方去河北张家口一查,真相大白。宋莲萍根本不是什么孤儿,她父母健在。她原本是张家口的知识青年,按政策要被分配到内蒙古插队。临走前,她跟父母大吵一架,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从此音讯全无。 警方判断,她在外犯案受了伤,最有可能的就是潜回老家。 一张无形的大网在张家口悄然撒开。最终,警方在一个不起眼的院落里,再次将宋莲萍抓获。 这次,押送回太原的路上,所有人都提着十二分的精神。火车上,她被牢牢拷住,没有一丝机会。 可当火车到站,押着她走下站台的那一刻,意外还是发生了。她似乎一直在积蓄力量,瞅准一个空当,挣脱了警察,像离弦的箭一样朝着远处的铁路狂奔而去。 不远处,另一列火车的汽笛声长鸣,似乎在为她送行。 警告声响起,她没有停。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了车站的嘈杂。那个在屋顶上健步如飞、在火车间来去自如的身影,猛地一颤,倒在了血泊中。 那一年,她才24岁。
“砰!”1972年,警方押送一个女犯回太原,可一转眼女犯就不见了,远方传来火车的
历史脑洞
2025-08-06 00:17: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