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冬的一天,日军到广西龙马村抢劫后,枪挑鸡鸭,驱赶着几头猪牛,忘乎所以地

百年战争录 2025-08-06 11:43:11

1944年冬的一天,日军到广西龙马村抢劫后,枪挑鸡鸭,驱赶着几头猪牛,忘乎所以地途经木料村。该村抗日自卫队队长李杏成闻讯,带领队员火速赶到大闷岭伏击,日军被打得丢下劫物,仓惶窜逃。不久,一群日军围攻六爱村。

自从湘潭沦陷,宁乡大屯营也是哀嚎一片的,到处都是小鬼子鬼子搞得破坏。

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鬼子进村那简直比土匪都土匪,家畜粮食抢的一干二净。

而周元凯的草鞋陷在血泥里嘎吱作响。

年轻时他凭这双草鞋走过江湖,马刀曾劈开湘西山匪的锁骨。

但如今刀鞘积了霉斑,而握刀的手却比年轻时更稳。

当日军小队第三次闯进村庄行恶之时,他踩碎堂屋的陶瓮,取出埋了二十年的桐油开始磨刀。

磨刀石溅起的红星烫焦了裤管。

此时十六岁的机匠成仁杰蹲在旁边削梭镖,刃口在青石上刮出刺耳鸣叫。

村里仅存的铁器都被熔了,袁李氏的陪嫁银簪改成箭头,猪圈栅栏的铁箍煅成矛尖,连灶王爷的铜像都塞进火炉。

当王兆平把最后半碗黑火药灌进竹筒时,晒谷场上的队伍已聚了百余人,锄柄捆菜刀的土炮在暮色里像片荆棘林。

当前抗日自卫队长王玉琳夤夜进村时,正撞见村民在粪坑边争执。

因为粪水下埋着八支汉阳造,那还是上月游击队被日军打散藏在此处的武器。

几个后生嫌恶臭不愿下坑,周元凯却已脱得赤条条,枯瘦身躯扎进去,捞出枪管时连耳蜗都塞满污物。

“机枪响就趴渠沟,掷弹筒炸就钻菜窖!”王玉琳蘸着粪水在地上画图。

村西的矮坡被改成迷魂阵,看似随意的草垛挡住机枪射界,晾衣绳系着绊雷引线,连丢弃的绣花鞋里都藏着倒插竹签。

村民连夜挖通三十丈壕沟,将鱼塘与粪池连成暗道。

十六岁的成仁杰发明“火葫芦”,瓦罐装煤油挂树梢,绳引点燃便成火雨。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那帮侵虐者很快就会知道惹怒老实人的下场。

在日军第四次进村那日,村口土地庙的香炉突然倾倒。

潜伏在屋顶的周元凯看见三百米外钢盔反光,这次来了整编小队,带队的军官挎着望远镜。

此时王玉琳吹响牛角号,晒场上的石磨轰然炸裂,硝烟中冲出十名背缚柴捆的“草人”。

日军机枪手咧嘴大笑扫射草人时,没想到草捆里溅出的不是棉絮而是辣椒粉。

辣椒雾弥散瞬间,日军阵地爆起更浓烈的烟。

就在此刻袁李氏带着妇女队点燃沤了三月的湿草堆,南风卷着刺鼻黄烟灌进敌阵。

戴防毒面具的机枪手成了活靶子,王兆平的土铳专打面具眼窗,铁砂在橡胶罩上炸开血花。

最后的搏杀发生在杨姓废墟。

这些机关逼着日军残部退守烧焦的房架,机枪架在断梁上扫射。

此时周元凯突然从鱼塘潜出,浑身淤泥如同水鬼,马刀劈进副射手颈椎时,刀柄震落的泥点溅进主射手眼睛。

成仁杰趁机甩出“火葫芦”,煤油泼在房梁未燃尽的炭火上,火舌瞬间吞没半堵断墙。

最烈的火在粪池边燃起。

三个日军跳进粪池想借沼气防火,岂料王玉琳早将火药埋进池底。

爆炸掀起的粪浪把日军拍在墙上,粪坑瞬间变成沸腾的沥青锅。

不大一会这帮小鬼子都去见了他们的天皇。

在清理战场时,村民在灰烬里扒出七具蜷缩的敌尸。

王玉琳割下机枪手被烤焦的皮带,皮带扣烙着“坂田联队”番号,这竟是参与南京屠杀的甲种部队。

周元凯的刀最终砍进日军小队长的喉骨,刀刃卡在第三截脊椎,像竖在焦土里的墓碑。

然而这场胜利也让村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王兆平为抢机枪被刺穿肺叶,死前把抢到的子弹喂进土铳打完最后一发。

袁四民护着受伤妻子滚进火堆,焦黑遗体掰不开相扣的手掌。

幸存的村民把日军的钢盔串成篱笆,每顶头盔下埋粒菜籽。

来年春天,弹坑里钻出的菜苗挂着露珠,像满地不肯低头的绿刃。

这场深秋的绝地反杀,本质是粪土与鲜血冶炼的战争哲学。

村民用辣椒粉破解精良防毒面具,借粪池沼气反制喷火器,将锄头改造成比三八大盖更致命的复仇铡。

当侵略者把人变成牲口,牲口棚就成了埋葬他们的坟场。

而这一场关门打狗的复仇战,将永远铭刻在每一个村民的心中。

这场胜利,告诉所有侵略者,只要你敢来就要做好把命留下的准备。

而活下来的成仁杰后来成为军械专家,他设计的“跳雷”在朝鲜战场炸翻美军坦克。

王玉琳重建的自卫队被编入四野,锦州战役时仍背着廖家冲的焦土当护身符。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修水库时,施工队从廖家冲旧址挖出密封瓦罐。

里面除了生锈马刀,还有张烟熏的名单,写着八十七个参战村民的名字,排首的“周元凯”三字旁,歪斜地补了行小字,“杀倭十一,够本!

0 阅读:132

猜你喜欢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