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烧24亿军费,美国在怕什么?中美真要干起来,美国最怕的,根本不是中国的导弹,

飞绿说历史 2025-08-06 12:25:25

每天烧24亿军费,美国在怕什么?中美真要干起来,美国最怕的,根本不是中国的导弹,而是中国改写规则的能力。   美国一年花近1万亿美元搞军备,相当于每天烧掉24亿,买了世界上最多的航母、最贵的战斗机、最先进的导弹,却始终不敢轻易动手。   不是打不过,而是打不起。真要动真格的,最让它焦虑的,不是中国的东风导弹,而是中国一步一步在“改写游戏规则”。   2025年,美国军费预算涨到了9970亿美元,特朗普政府还打算明年破万亿。   光是维持11艘航母的全球部署,每艘绕地球一圈就要烧掉4000万美元的燃料,舰上的F-35C每次起降就花掉30万美元。   美军喊着要护航全球秩序,实际上是拿着美国纳税人的钱在全世界“刷存在感”。   问题是,美国人已经开始吃不起鸡蛋了。民生开支10年内要被砍掉1.11万亿,7200万低收入群体将首当其冲。   与此同时,美国国债超过36万亿美元,占GDP的122%,光利息每年就超1万亿。军费越涨,财政越紧,最后拖垮的还是自己人。   更要命的是,就算美国把导弹堆成山,也拦不住中国用另一种方式“改写游戏”。不是靠枪炮,而是靠规则。   2025年,中国对美国大豆关税从34%提到84%,让艾奥瓦州的农场主一下子丢了30亿美元订单。   与此同时,稀土出口一收紧,美国47%的精确制导武器生产线直接停工。   规则不是写在纸上的,是谁掌握产业链和关键资源,谁就有话语权。中国的芯片产业已经让美国感到了刺痛。   中芯国际的28纳米芯片现在包下全球35%的汽车电子市场,华为新一代昇腾芯片性能已经追上了英伟达H20的六成。   新能源领域,比亚迪在巴西用美国锂矿生产的电动大巴,比通用还便宜40%。奔驰60%的电动车电池都从宁德时代订购,美国想断链,反而被反锁。   在人民币国际化上,中国也没在客气。泰国的大米贸易里,有38%用人民币结算,马来西亚开始测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   去年沙特发行人民币计价的石油债券,认购额超了原计划的20倍,这意味着能源交易也不再是美元一家说了算。   军事方面,中国也不再打“配合战”,而是直接“打指挥部”。美军在2025年8月的报告中承认,中国已经开始“跳过代理人,直接锁定美军目标”。   歼-20战机穿越宫古海峡,正面对抗F-35,日本都不敢吭声,东风-26瞄准关岛,东风-17锁定珍珠港,美军雷达上全是红点。   RCEP框架下,东盟多国用人民币结算,德国、荷兰的企业无视美国审查,照样跟中国做生意。欧洲2024年军费涨了17%,却没人想再为美国买单。   美国不是没意识到问题。联合国前高级顾问杰弗里·萨克斯指出,从2001年到现在,美国在战争上烧掉了8万亿美元,光是这笔钱就让美国债台高筑。   代价是90万人死亡,3700万人沦为难民。战争让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但让美国的财政系统变成了一个慢性病人。   军工复合体也不是吃素的。F-35项目成本翻了80%,福特级航母还没下水就问题一堆。   甚至连“静音手推车”都能花掉8亿美元,最后被发现就是中国淘宝上几千块钱的电动车。   美元霸权也在一天天往下掉。2024年,人民币跨境支付占比升到7.6%,美元被滥用制裁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另起炉灶。   巴西总统卢拉曾经说:“中国用5000年文明证明,强大不必然伴随侵略。”这句话,如今被越来越多国家当成对比样本。   美国在159个国家设了800多个军事基地,每年花1500亿美元维持。   但中国只在吉布提有一个海外基地,还是用来护航的。一个是全球插旗,一个是区域稳局,本质不同。   中美真要较劲,美国最头疼的从来不是中国的东风导弹,而是中国在经济、科技、外交三条战线上同时推进的“系统级反制”。   信息来源: 《美国2026财年军费超万亿美元意味着什么》——中国青年报

0 阅读:3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