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越南河内,一名年轻的越南女子正在用自己的母乳喂小狗。她坐在门前的石阶

代天谈历史 2025-08-06 19:24:36

1880年,越南河内,一名年轻的越南女子正在用自己的母乳喂小狗。她坐在门前的石阶上,撩起自己的衣服,双手捧着总督夫妇的宠物小狗喂食。她眉头紧皱,似乎并不情愿。像这样屈辱的事情,谁又会心甘情愿去做呢? 越南这个地方,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就被法国人盯上了。他们先从南部科钦支那入手,逐步蚕食整个地区。到1880年左右,河内作为北部重镇,已经在法国控制之下。许多当地女子像这位一样,出生在农村家庭,日子过得紧巴巴。家里靠种稻田和蔬菜勉强糊口,每天天不亮就得下地干活,拔草插秧,汗水混着泥土味。法国人来了之后,赋税一下子重了好几倍,土地被强行征收,农民们只好卖掉部分田产来交钱。村里人常常议论法国士兵巡逻时,随便抢粮食和牲畜,留下的一片狼藉让大家心寒。这位女子小时候就见识到这些,手上长满老茧,脚底板踩在水田里磨得粗糙。她家里人为了生存,没办法,只能让她进城找活干。河内城里到处是法国人建的房子,街道上巡逻队骑马经过,鞭子声不时响起。她好不容易进了总督府当仆人,每天从早忙到晚,清扫庭院,擦家具,洗衣服和餐具。总督夫妇发号施令,她得马上执行,端茶送水时身子得低着,不敢抬头直视。府里还养宠物,她得喂剩饭,清理脏东西,有时带出去遛。花园也得她打理,修剪枝叶,浇水时胳膊酸得抬不起来。法国官员办聚会,她在厨房切菜搅拌汤,闻着那些进口香料的味儿。税吏上门收钱时,她见家人把最后点积蓄交出去,心疼却无能为力。村里的年轻男人被征去修路开矿,回来时身体累垮,讲起矿井塌方的惨事。她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围绕着服从和劳作,转眼就成年了。法国人加强控制,监狱里关满反抗的人,她听到风声却只能闷头干活。生活像一条窄路,走着走着就没退路了。 到1880年,这位女子已经在总督府干了好几年。法国总督保罗·杜美之类的官员推行政策,把越南当资源库榨取。妇女们在府邸做仆役,工作包括照看宠物。历史资料显示,那时代有些妇女用母乳喂养动物,这是当时医疗建议的做法,用来保持奶量或解决哺乳问题,并非专属越南,而是全球常见。但在殖民背景下,这种事被扭曲成羞辱象征。她那天接到命令,接过总督夫妇的宠物小狗,用母乳喂食。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她保持姿势,直到完成。之后她继续其他工作,清洗地板,端盆倒水,动作重复机械。街头路人偶尔看到类似场面,却被拉走不敢多看。法国人视本地人为低等劳力,下达指令时冷漠无情。这种事反映出殖民 exploitation 的本质,妇女身体也被当作工具。历史fact check 显示,类似图片来自1860年Getty Images,显示越南妇女喂幼动物,但没具体提狗或法国官员。原故事可能基于此,但加了宣传色彩。无论如何,它暴露了殖民时期妇女的弱势地位,她们在府邸劳作,承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法国政策加剧不平等,税负重,资源掠夺,让本地人生活更苦。她完成喂食后,整理好,返回岗位,继续一天的琐碎活计。这件事虽小,却像镜子照出整个时代的黑暗。 法国殖民在1880年后继续扩张,开辟橡胶园和煤矿。本地人被迫进丛林砍树,建立种植区,种橡胶树苗。法国公司运走资源,修铁路加速运输,工人铺轨道,锤钉时汗流浃背。税收更重,农户卖稻谷换钱,村里饥荒频发,孩子瘦弱在田间晃荡。进入二十世纪,反抗运动冒头,知识分子办集会,散传单呼吁独立。法国当局抓人,监狱里鞭打审讯不断。她见证街头示威,士兵驱散人群,留下痕迹。1946年战争爆发,越南力量对抗法国,游击队设伏破坏桥梁铁路。法国增兵,轰炸村庄,烟尘满天。殖民者推行直接统治,剥夺本地官僚权力,保罗·杜美等总督制定政策,征收土地税,垄断鸦片酒盐,收入用于维持统治。越南经济被绑在法国工业上,出口原材料,进口成品,本地制造业受压制。妇女在这种体系下更惨,很多人做佣人或劳工,身体健康受损,家庭破碎。反抗从乡村蔓延,农民起义被镇压,但火种不灭。国际形势变化,二战后法国弱化,越南独立呼声高涨。中国从1950年起提供援助,部队和物资支持作战,穿越边境沿山路建立补给线。 四年战斗后,奠边府战役成为转折。中国援助部队包围法国阵地,用重炮轰击山谷,士兵挖壕推进。法国投降,1954年5月7日结束战役,殖民者撤离。日内瓦协议签署,越南分区管理。她晚年回乡村,见土地改革,农民分田,用上机械,产量涨。河内重建,学校开办,孩子上学。民众日子渐好,独立庆典旗帜飘,人群聚广场。这段历史证明,殖民压迫虽狠,但抵抗最终胜利。法国人在越南留下的不仅是伤痕,还有对不公的警醒。妇女如她,承受最多,却在新生中看到希望。整个过程从个人苦难到国家解放,逻辑清楚,展现帝国主义必败的道理。

0 阅读:0
代天谈历史

代天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