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李鸿章大摇大摆地跑到美国,想要给美国人瞧一瞧他的中国风。他特意穿上了太后赐的黄马褂,准备秀一波。不过,他一出现,旁边的美国人都穿着时髦的西装,简直跟他格格不入! 李鸿章的访美行程,从1896年3月上海出发,到10月天津返回,横跨四大洲,历时190天,水路近10万里,访问八国。他先去俄国参加沙皇加冕,然后游欧洲,8月28日乘圣路易斯号到纽约。一下船,美国万人空巷围观,军舰礼炮齐鸣,媒体相机围堵。他穿黄马褂,头顶长辫,脚踩官靴,跟美国人西装短发对比鲜明。接待官员燕尾服整齐,握手时眼神异样。 马车上街,他见高楼砖石耸立,汽车引擎轰鸣,司机转方向盘就跑,比清朝马车快多了。次日访公立学校,男生女生混坐,无屏风隔开,一起上课举手。工厂里机器隆隆,工人拉杠杆产铁器,传送带飞转,烟囱冒烟,高楼影覆盖地。他停步摸零件,感金属振动。街头咳嗽吐痰,警察罚单,他付银元。还去格兰特墓敬礼,风吹马褂摆。讲解员总在前走,他忍着跟上。整个行,美国发展让清朝落后显露无遗,黄马褂本想扬威,却引嘲弄目光。这趟不只看热闹,还暴露中西差距大。 访美中,李鸿章不止纽约,还去华盛顿见总统克利夫兰,谈商务政治,但挥手不答深题。他访问医院、监狱、军校,观察美国制度。纽约时报采访,他冷静答问,谈清朝改革需渐进,避免乱子。见摩天大楼,他感慨清土建不稳。汽车让他惊,四轮自走,无马拉。学校男女合堂,违清男女有别。工厂机械化产大批货,远超清手工。围观民众拍照议论,他勉强回应。吐痰罚款,让他见美国规矩严。这事儿闹大,媒体报道清人陋习。黄马褂在人群醒目,却成笑柄,跟西装格格不入。他带团参观多日,9月2日离开纽约,去加拿大温哥华,转船回国。途经日本横滨,不上岸,誓不踏日土。这行让他见西方先进,工业教育领先,清朝马车学校落伍。回想出发时自信满满,到结束时复杂多。 回国后,李鸿章10月3日到天津,向慈禧上奏美国见闻,详述高楼汽车学校,建议建铁路改学堂,绘蒸汽机图。但朝廷阻力大,官员争执,提议多搁置。戊戌变法时,他在直隶管政务,没直接掺和京师事。变法败,他续掌北洋,查河堤,士兵加固防洪。1900年义和团起,北京乱,他从天津发电协调八国联军,带淮军剩部稳秩序。事后当全权大臣,谈判《辛丑条约》,在临时场与各国争赔款,改条款,咳嗽不止。签后回贤良寺,批公文,仆人喂药。1901年9月病重,卧床,医生摇头。他口述遗折,交代事,家人记。11月7日逝北京,78岁。遗体运合肥,官员送行,棺放祖宅,乡民祭。朝廷赠太傅,晋侯,建祠表彰。他一生签多辱国约,如中法、中日、辛丑,背负骂名,但也创淮军北洋,推洋务,晚清关键人。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李莲英请求回老家养老。隆裕太后面色不善,心想:“你做了多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