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胶东军阀刘珍年俘虏了老长官褚玉璞后,索要二百万大洋的赎金,后经张学良斡旋,降为五十万。不想,刘珍年拿了褚家人的钱后,却把褚玉璞给杀了。
1928年底,褚玉璞在大连憋不住了,他和张宗昌合计,东山再起的事不能拖。两人联络旧部,拉起直鲁联军残兵,还雇了白俄兵当雇佣军,凑了上万人马。1929年2月,他们从大连出发,登陆烟台,打算先拿下胶东作为基地。褚玉璞自封第二路联军总司令,张宗昌当先锋,气势汹汹扑向刘珍年的地盘。刘珍年那时手握三万多兵,五个步兵师外加骑兵炮兵,实力不弱。他一看老上司带人来抢饭碗,当然不干,马上调兵迎战。3月,张宗昌攻打烟台,刘珍年部下三个师叛变投敌,他的兵力一下子缩水到五千,退守牟平城,被围得死死的。
围城十八天,刘珍年没坐以待毙,他贿赂张宗昌的一个营长,半夜突围,还假装成革命军模样,杀了个回马枪,把张宗昌打得落花流水。张宗昌仓皇逃回大连,褚玉璞也撑不住,4月下旬在福山附近被刘珍年活捉。这场仗,刘珍年翻盘得漂亮,从劣势转胜,胶东彻底成了他的天下。可他没急着处理褚玉璞,先是软禁起来,心想这老家伙家底厚实,何不敲一笔竹杠?于是派人去褚家要赎金,二百万大洋,这数儿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够养一支军队的。褚玉璞的家属在济南急得团团转,四处借贷变卖家产,好歹凑了些。张学良那边也插手了,他派人去调解,说刘珍年和褚玉璞都出自东北军,看在旧情上放一马。
刘珍年表面给面子,把赎金砍到五十万,褚家咬牙付了钱,以为能换回人命。谁知钱到手,刘珍年变卦了。他觉得放走褚玉璞,后患无穷,这老头儿要是再拉队伍,肯定找自己算账。8月20日,刘珍年派亲信赵振起执行任务,赵带枪潜入褚的软禁处,一枪毙命。关于怎么杀的,说法有俩:一种是枪杀,子弹打中耳门;另一种是活埋,褚被扔进坑里土埋了。反正结果一样,褚玉璞就这么没了,享年42岁。事后,褚的遗体被韩复榘迁回汶上安葬。这事儿一传开,军阀圈子炸锅了,大家骂刘珍年不讲信用,收钱杀人,太下作。军阀时代虽乱,但这种背信弃义还是让人看不惯,等于砸了自己的招牌。
刘珍年杀了褚玉璞后,没消停多久,反倒借着胜仗声势大涨。他收编败兵,军队扩到三万多,还建了兵工厂,造枪造炮,甚至想搞空军现代化。1930年,蒋介石看他有利用价值,任命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师长,还让他当山东省政府委员。刘珍年野心不小,自称“胶东王”,在烟台牟平一带横行,收税征粮,日子过得滋润。中原大战时,他两边讨好,收了蒋介石的钱,也拿了冯玉祥和阎锡山的贿赂,就是不真出力,玩儿中立。这下得罪了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韩觉得刘珍年不听话,还贪污公款。
1932年9月,韩借剿匪名义发兵攻胶东,刘珍年打不过,丢了地盘,向蒋介石求援。蒋介石调他去浙江温州驻防,刘珍年带着部队南下,可北方兵不服南方水土,军饷又被克扣,部队闹事,抢了地方。蒋介石借机拆散他的队伍,分派去打红军,刘珍年不服气,公开抗命,甚至不去庐山开会。1933年5月6日,蒋下令逮捕他,鲁涤平和俞济时夜里动手,把刘抓了,关在杭州西湖边别墅软禁。搜出他的日记,全是骂蒋的话,还有一百二十万存款。蒋介石气急败坏,1935年2月在南昌军法会审,刘珍年被控纵兵扰民、煽动兵变,罪名一大堆。他在法庭上还硬气,说蒋介石自己该负责军事失败。5月13日,刘珍年被枪决于南昌东郊菜地,年仅37岁。临死没人求情,他的旧部也被整编掉,胶东局势总算稳了些。
说到底,这些军阀的兴衰,归根结底是那个乱世产物,个人野心碰上国家动荡,谁也逃不掉下场。刘珍年37岁就没了,褚玉璞42岁,短命得像昙花一现,可他们留下的教训,军阀割据害国害民,统一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