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电话打到晋察冀军区:“立即报告位置!”接线员刚想回答就被一只手挂断,回头一看竟是司令,司令紧盯电话:“危险!通知我军立即转移!”
就在几分钟前,郭天民还在屋里踱步推演反扫荡作战图。
电话声响起时他未在意,可路过接线员身边的刹那,那命令式的吼声让他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正常指挥哪有不报身份,张口就逼问驻地坐标的?
他闪电般挂断了电话,凭多年血战练出的直觉,郭天民断定这是敌人在用审讯手段套情报,突然用高压口吻发问,让人猝不及防下吐露真话。
命令迅速传开,驻地瞬间活了。
锅碗被揣进背包,粮袋扛上肩头,文件埋进土坑。
战士们沉默疾行,刚刚集合完毕,郭天民低沉的声音又砸过来:"派人查电话来源!往上下级和友军都问清楚!"
一条条核查信息像冷水浇在郭天民心口:所有上级和兄弟部队都回答,没人打过这通电话。
最坏的猜想被证实了:鬼子截断了某条隐蔽电话线,正张网捕鱼!
山下的枪炮声来得比郭天民预想更猛烈。
队伍刚撤进山路深处,山下老驻地方向便腾起冲天烟柱,机枪扫射声像狂风暴雨席卷山谷。
年轻接线员望着腾起的黑烟,脸白得像纸:"司令……我差点害死所有人……"
郭天民摆了摆手,比起问责,此刻更大的疑问悬在众人头顶:鬼子的电话究竟怎么接进来的? 这条潜藏的毒蛇不揪出来,下次电话响起时谁还敢接?
答案来得快得惊人,当夜,几个侦察兵像夜猫子般摸回战区,拖回一个抖如筛糠的胖翻译。
几盏油灯下,翻译抖落的真相令人后怕:日伪军在扫荡时瞎撞找到一段暴露的电话线,顺藤摸瓜真挖出了我军一部电话机。
日军指挥官当即拍板了一条毒计,找个精通汉语的,冒充我方高官套位置,得手立刻重兵合围。
"那电话里……就、就是让我套话的声音!"胖翻译话没说完,接线员手里的枪"唰"地顶上了他太阳穴,"是不是你装的?! 我认得你那调门!"
胖翻译筛糠似的认了命,裤子尿湿了一大片。
他哭嚎着供出另一颗炸弹:山下来了足足一万多日伪军,枪炮全是最狠的货,劝郭司令赶紧"再走远点"。
几乎同时,侦察兵狂奔急报——敌人主力咬上来了!
郭天民望向黑压压的山峦,眼神却亮得瘆人。八千疲惫之师拼脚力逃命?那是送死。硬碰硬?更是以卵击石!
他叫过几个灵巧似山豹的侦察兵:"带上电台!给我往北山头死命跑!开机!让鬼子听见响!"他又转向主力:"我们往东!动作要快!"
电台微弱的"嘀嗒"声,引着上万日伪军扑向北山。
沉重的皮靴踏碎了枯枝,刺刀在月光下泛着寒芒,全冲着虚无的信号而去。
而真正的八千子弟兵,早已钻进东边重重密林,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消失了踪影。
许多年后,当年那个差点铸成大错的年轻接线员早已成了老兵。
忆起那惊魂一夜,他总会沉默很久。
郭天民将军那一声断喝,那一次精准决断,哪是运气?分明是把战士性命揣在心口熬出来的警觉。
那一条被忽略的电话线,差一点点就让我军付出生命的代价。
它更是一条永不失效的战争警绳,生死存亡的关口,最大的危险往往裹在看似平常的细节里。
一丝侥幸,换来的可能是天塌地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