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张作霖用马鞭狠抽张学良,夫人们忙跪倒欲求情,张作霖一瞪:“谁敢求情,

寻墨阁本人 2025-08-07 11:14:50

1912年,张作霖用马鞭狠抽张学良,夫人们忙跪倒欲求情,张作霖一瞪:“谁敢求情,我崩了他!”然而,张首芳抄着火铲就冲过去怒吼:“张作霖,你再敢打我弟,我砸烂你头!”张作霖见状,悻悻走了。   张作霖这时候已经在东北站稳了脚跟,成了奉天的军政要人,外头人称“张大帅”,威风八面,但在家里,他的暴脾气谁都怕,尤其是他那根随时挂在墙上的马鞭子,说来就来,抽人从不手软,那年,他的长子张学良才刚十一岁,正是淘气捣蛋的年纪,人小心大,偏又顶着个“少帅”的未来,张作霖看得比谁都紧,一丁点差错,立马就要动家法。   那一次,张学良犯了错,错本身倒也不是多大的事,但赶上张作霖心情不好,火气一上来,说教没两句,就抄起马鞭要打,帅府里下人战战兢兢,姨太太们吓得跪了一地,没人敢拦,谁也不想被怒火波及,张学良平日倔强,这时候也只得硬扛,可背上那鞭子落下去,皮开肉绽,血印子立马爬满衣衫。   那一刻,张家的大姑娘张首芳冲了出来,谁都没料到这个年方十五的女孩会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她从小就跟弟弟感情最深,母亲早逝后,她几乎就是弟弟的半个妈,母亲临终前的那句话她一直记着,记得太清楚,以至于成了她骨子里的责任。   她挡在弟弟跟前,骂也不骂,哭也不哭,就那么一身灶灰、一脸怒意,把张作霖那高高扬起的鞭子生生拦下了,张作霖愣住了,他没想到这个女儿敢这样跟他对峙,他是半生刀头舔血的汉子,不怕天不怕地,可那一刻竟然没再往下抽。   这一幕,在帅府里传了开来,有人说张首芳胆子大,有人说她不懂规矩,但没人敢当面议论,张作霖之后对张学良倒是没再动手,只是父子之间的裂缝仿佛更深了,张学良虽小,却记事清楚,从那以后对父亲越发疏远,对姐姐却更依赖了。   这场风波之后,张学良伤养了很久,那段时间里,他几乎是被张首芳和继母卢寿萱轮流照顾着,卢寿萱不是他的亲娘,但对几个孩子都尽心尽力,她一边安抚张作霖的脾气,一边打点家中事务,还得照顾受伤的孩子,忙得不见天日,张首芳几乎寸步不离地守着弟弟,担心他伤口感染,怕他心里难过,她不说话,可眼神里一股子支撑着整个家的倔强。   张作霖是个复杂的人,他从辽西草莽一路打上来,靠的是胆子、脑子和手里的枪,他不识几个字,但很会看人识人,他知道儿子是他将来最重要的接班人,所以对他期望极高,甚至高到苛刻,但他也知道,自己在家里这几年做得不怎么样,他亏欠赵春桂太多,亏欠孩子们更多,可惜,等到他想弥补的时候,人心早已经凉了。   赵春桂当年嫁给张作霖,是不顾家人反对的,她用娘家的资源撑起张作霖的第一支保安队,把这个一穷二白的男人一步步推上舞台中央,可人一旦有了权势,就容易忘了初心,张作霖后来纳妾连连,对赵春桂疏远冷淡,她拉扯着几个孩子独自生活,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到她病重时,张作霖还在前线忙着权斗,连最后一面都没见着,这件事成了她女儿心里最深的痛,也成了张作霖心中永远的一根刺。   这家人表面上风光无限,实则是处处裂痕,张首芳成了家中唯一能站出来说“不”的人,她没有父亲的权威,也没有母亲的温柔,但她有一股子撑起残缺家庭的硬气,张作霖对她的态度复杂,一方面为她的刚烈头疼,一方面又对她的担当欣赏,他曾在私下里说过,这个女儿最像赵春桂。   张学良后来进了讲武堂,张作霖亲自安排的,他希望儿子能成才,将来扛下奉系的大旗,张学良也争气,学业不错,军中表现不俗,但他骨子里的反叛从未消失,从小挨鞭子的经历,让他对父亲既敬又怨,长大后的他,做事风格里总带着几分张作霖的果断,也有几分张首芳的倔强。   张首芳的命运却不如人意,她后来嫁进了另一个军阀家庭,婚姻生活波折不断,最终被丈夫赶出家门,她靠变卖首饰度日,晚景凄凉,却始终没放下对弟弟的牵挂,张学良在被软禁的那些年,她曾多次设法探望,为弟弟奔走,她不是个英雄,却用一辈子的辛苦守住了姐弟间最朴素的情分。   张作霖死于1928年,那场在皇姑屯的爆炸结束了他的铁血生涯,他的死让张学良彻底接手东北,也让张家的亲情线彻底断开了,张学良成了“少帅”,走上更大的历史舞台,经历了东北易帜,又挑起了西安事变,历史因他多了几道折线,而他在后来的日子里,始终记得那个用门闩护他的小女孩,那一幕,是他童年里最深的记忆,也是他后来性格中温情的根。  

0 阅读:391

猜你喜欢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