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十二年,陶澍担任两江总督时,有一次请同僚吃饭,他的夫人黄氏亲自下厨,众人亲见她右手有一个很大的肉疙瘩。 在两江总督府后厨里,一品诰命夫人黄氏熟练地搅拌着羹汤。 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她的右手上长了一个凸起的大肉疙瘩。 这也太奇怪了? 陶澍早年困顿于湖南安化老家,家境贫寒,茅屋简陋。 成年的时候,遵循长辈媒妁之言,与当地富商黄家定下亲事。 当时黄家小姐风华正茂,养在深闺,也是个娇娇女。 当听闻陶家清贫,心中万分不愿。 但在封建礼法森严的年代,悔婚如同触犯天条,黄家最终,想到了一个李代桃僵之计。 黄家将府中一名出身卑微、常年做着粗活、右手已为磨盘手柄磨出厚茧的女佣精心装扮,假作千金。 一顶小轿,就这么无声无息地送入了陶家大门。 彼时的陶澍,埋头苦读,未曾细究这位“妻子”与传言中大小姐形容差异间的根由。 他只道是深院女子不宜抛头露面,家中贫寒,新妇亦需操持劳作,实为常情。 婚后清贫的日子,太苦了。 而黄氏,这位顶着小姐名头的女佣,毫无闺秀娇气,用那双布满茧子的手勤恳操持家务。 陶澍则一头扎进经书典籍,昼夜不分。 夫妻二人相伴于寒窑陋室,吃着粗糙饭食过着普通日子。 而妻子手上的肉疙瘩,无声地诉说着她过往的辛劳和当下的坚韧。 陶澍看在眼里,心中感激敬重,只管寒窗苦读,以期改变命运。 命运的齿轮在苦读的日夜里悄然转动。 陶澍终于高中进士,踏上仕途。 他的才华与实干终于被大家看到了,官职步步高升,直至位极人臣,主政富庶的两江之地,成为朝廷倚重的封疆大吏。 那位原本身份模糊的黄氏,亦因夫贵妻荣,被朝廷恩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完成了从卑贱女佣到朝廷命妇的惊天蜕变。 曾经只能推动冰冷石磨的手,如今亦能端起宫中赏赐的精美瓷器。 然而岁月和辛劳留下的烙印,右手的肉疙瘩,却依然存在。 这成了总督府邸中一个不寻常的印记,也成为新妇逆天改命最有力的无声证词。 时光流转,陶澍母亲逝世,他依制卸下两江总督的繁重政务,回归故里丁忧守孝。 乡野闲谈里,一段尘封往事浮现。 当年真正的黄家小姐因轻视陶家贫寒,不愿下嫁。 她的父为保家族颜面亦免毁婚之罚,才迫不得已用了调包之计。 而真正的黄小姐,后来嫁入了当地另一吴姓富户。 然而世事难料,吴家少爷竟因私人恩怨遭仇杀横死,家道急遽败落。 吴家失去了顶梁柱,虎视眈眈的亲族立刻如群狼扑食,纷纷趁机侵吞瓜分寡媳的田产家财。 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寡妇,只能眼睁睁看着家业散尽,生活陷入困顿绝望的泥潭。 至此,陶澍才算彻底明了当年婚礼的全部真相。 得知当年新娘被调包和自己这位“结发妻”的真实身份后,陶澍心中百感交集。 看着多年来与自己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右手带着肉疙瘩的“黄氏”,那份相守扶持之情早已超越最初的名分。 对那位因年少傲慢而悔婚、如今却落得如此凄凉下场的真正黄家小姐,陶澍反倒生出同情。 他托人辗转送去了五十两白银。 五十两,在道光年间足够一个普通家庭数年开销,无疑是雪中送炭。 然而送抵黄小姐手中时,她却拒绝了,还用一根绳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消息传来,陶澍伫立庭院,面对故乡的山峦久久不语。 他心中的怜悯如墨汁晕开,最终决定每年从自己并不宽裕的俸禄中再分出一份,秘密资助黄小姐身后遗下的家人。 总督夫人黄氏手上的那个肉疙瘩,从此不再仅仅是劳作的见证。 它标记着一段啼笑皆非的冒名婚事,镌刻着贫寒书生的飞黄腾达,沉淀着患难夫妻的相守真情。 正所谓悲欢离合、因果轮回。 主要信源:(《民间故事》)#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清朝雍正时,两江总督尹继善调任云贵总督,觐见雍正时,雍正问他:“你的母亲受封没有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