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5年,72岁武则天宣32岁薛怀义共度良宵。薛怀义沐浴更衣后,小跑去寝宫,他看见武则天侧躺在床上,就一把抱住武则天。不料,武则天却突然下令:“把他拿下,乱棍打死!” 武则天生于624年,本名武曌,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吴士彟靠木材生意发了家,母亲杨氏有贵族血统。她小时候就聪明,读过不少书,十四岁进唐太宗宫里当才人,管些文书活儿。太宗死后,她一度出家当尼姑,但高宗李治把她召回,先封昭仪,又在655年废掉王皇后,让她当上皇后。高宗中风后,她开始插手朝政,渐渐把大权抓在手里。683年高宗一死,她以太后身份管事,先立儿子李显为帝,没多久就废了他,转而扶李旦上位。她用酷吏镇压对手,兴佛建寺,宣传自己统治合理。690年,她干脆改国号为周,自称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是洛阳街头卖药的小贩,长得高大壮实。685年左右,他被太平公主的侍女看上,先成了情夫,后来公主把他献给寡居的武则天。为了方便进出宫廷,她让他剃头当和尚,改名怀义,还让他认薛氏宗族,当薛绍的舅舅。他很快就得宠,出入骑御马,身边跟宦官侍从。他帮着编《大云经疏》,说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这直接支持了她篡位。688年,他负责建明堂,那建筑高达294尺,宽300尺,花了国家一大笔钱,建好后他封梁国公和将军。689年,他带兵北征突厥,没打仗就在紫河立碑回来。694年,又征灵州,敌人退了,他又立功。 薛怀义得势后,越来越嚣张。他聚了一帮流氓,剃头当和尚,到处惹事生非。他讨厌道士,路上遇见就打,逼人剃头当和尚。一次,他鞭打御史冯思勖,差点把人打死。大臣们敢怒不敢言,连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都给他拉车赶马,怕他在她耳边说坏话。694年底,他不满武则天亲近御医沈南璆,就放火烧了天堂和明堂,这事闹得朝野震动。武则天虽护着他,但矛盾越积越深。 695年2月,武则天终于忍无可忍。她派人召薛怀义进宫过夜,这其实是个圈套。薛怀义去了后,直接被武士乱棍打死,当时他32岁,她72岁。这事发生在洛阳瑶光殿,尸体拖出去烧了,骨灰埋在白马寺下。历史上记载,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薛怀义失控太久,成了她的负担。他从帮手变成麻烦,她就果断除掉。 薛怀义死后,武则天继续掌权。她转而宠信沈南璆,没多久又换成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这俩人进宫后,得高官,插手政事,惹得官员们不满。张氏兄弟权倾一时,连武三思都巴结他们。701年,武则天改元大足,继续建佛寺,但朝廷腐败越来越严重。704年,宰相们弹劾张兄弟贪污,他们反过来杀掉多名官员。武则天年纪大了,身体不行,管不住局面。 705年2月,张柬之和敬晖等大臣发动政变,带禁军冲进玄武门,先在迎仙宫杀了张易之和张昌宗,把脑袋示众。然后,他们逼武则天让位给李显,恢复唐朝。她被移到上阳宫,保留则天大圣皇帝称号。同年12月,她在上阳宫去世,82岁。次年,和高宗合葬乾陵,碑文李显亲写,但留一面空白,显示争议。薛怀义的死标志她早期宠臣阶段结束,他的暴行虽转移了大臣视线,但最终因没分寸被除,这事成了周朝政治的教训。 武则天一生,从宫女到皇帝,靠的就是心机和手段。她用薛怀义转移注意力,编佛经撑腰,建明堂显威风,但也暴露了她对权力的执着。薛怀义从街头小贩到将军,本该知足,却仗势欺人,烧建筑,嫉妒别人,最终死得惨。这段关系不光是私生活,还掺杂政治算计。她宠他是为了用他,当他没用时,就扔掉。历史上,她被骂残暴,但也承认她推动佛教,改革科举,选贤任能,让唐朝中兴。 想想看,武则天这么一个女人,在男权社会称帝,靠宠臣维持平衡,可见权力斗争多残酷。薛怀义的例子告诉人,得势别太狂,背后总有算计。她后期宠张兄弟,又重蹈覆辙,导致政变。她的统治虽短,但影响深远,后世褒贬不一,有人说她贤明,有人说她淫乱。但事实是,她是中国唯一女帝,这点没人能抹杀。 薛怀义的事,还牵扯到佛教在唐朝的兴起。他编的经书,让武则天自称弥勒转世,这招高明,借宗教稳固皇位。明堂建好后,叫万象神宫,百姓能进去看,宣传效果拔群。但耗钱太多,国库空虚,他还花天酒地,加重民怨。他出征突厥,两次没打仗就胜,纯属运气好,可他吹嘘自己威风,武则天还信,封他更高官。这显示她对宠臣的纵容,到头来害了自己。 武则天死后,唐朝恢复李氏天下,但她的政策有些延续下来。比如,她重用寒门士子,扩大科举,这让更多人有机会当官。她打击世家大族,削弱他们的势力,促进社会流动。薛怀义虽是负面角色,但他的作用不可忽略,没有他帮忙编经书和建建筑,她称帝没那么顺。历史书上,他被记为奸佞,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宫廷的黑暗。
695年,72岁武则天宣32岁薛怀义共度良宵。薛怀义沐浴更衣后,小跑去寝宫,他看
文山聊武器
2025-08-07 18:29: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