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南通市土地庙里,一个跑江湖的汉子抓起一条剧毒腹蛇,冲着蛇头,伸出舌头

历史少年派 2025-08-08 08:38:26

1956年,南通市土地庙里,一个跑江湖的汉子抓起一条剧毒腹蛇,冲着蛇头,伸出舌头。蝮蛇“咻”一下咬住他的舌尖,把舌头都拉了出来,汉子干脆把蛇头塞进嘴里,一口咬下来。

那年夏天,南通市土地庙前的集市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一个身穿粗布短褂的汉子站在人群中间,手里捏着条三尺来长的蝮蛇。

这蛇通体灰褐,三角脑袋昂得老高,信子一吐一缩滋滋作响,围观的庄稼汉们都知道,这种蝮蛇咬人最毒,前年东村王老五就是被它咬中脚踝,没撑到天黑就咽了气。

这汉子正是当地有名的蛇医季德胜,只见他左手掐着蛇脖子,右手突然掰开蛇嘴,露出两颗倒钩似的毒牙。

人群里响起一片抽气声,有胆小的妇人赶紧捂住孩子眼睛,而他却把舌头往外一伸,冲着蛇头就凑过去,那毒蛇被激得凶性大发,闪电般一口咬住舌尖,硬生生把舌头拽出半截。

看热闹的吓得连连后退,几个拄拐杖的老头子直拍大腿喊"要出人命",季德胜脸上却不见半点慌张,反倒顺势把蛇头往嘴里一送,咔嚓咬断蛇头吐在地上。

被咬得发紫的舌头耷拉在嘴边,血水混着毒液直往下淌,他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抖出粒黑乎乎的丸药压在舌根,抄起旁边茶摊的粗瓷碗咕咚咕咚灌下两大碗凉水。

说来也怪,不到半柱香工夫,原本肿得像茄子的舌头眼见着消下去,紫黑的颜色也褪成了淡红。,方才躲得老远的人群又呼啦啦围上来,七嘴八舌问这灵丹妙药到底什么来头。

这时候打人群里走出个穿四个兜干部装的中年人,正是南通中医院的赵院长,他蹲下身仔细查看季德胜的伤处,转头对众人说:"季师傅这是用自家祖传的方子以毒攻毒,咱们中医院正打算请他把这门手艺传下来。"

要说他这手治蛇毒的绝活,还得从他太爷爷那辈说起,季家祖上五代都是走街串巷的蛇医,传到他手里已经攒下二十几味秘方。

每年开春插秧时节,四里八乡被毒蛇咬伤的人家,抬着门板都要来找他救命,有回西村张寡妇被竹叶青咬了脚背,整条腿肿得比腰还粗,季德胜拿艾草灰拌着药末敷上,第二天就能下地喂猪。

这年秋天,两个穿洋装的日本人找到季家茅草屋,牛皮公文包里掏出十根金条摆在炕桌上,说要买断蛇药方子。

只见他蹲在门槛上抽完一袋烟,拿烟锅子敲敲鞋底说了句:"祖宗传下来的东西,给座金山也不换。

第二天乡里就传开了,说季家药方惊动了北京城,卫生部专门派了工作组来考察。

转过年来开春,南通中医院腾出两间化验室,瓶瓶罐罐摆满了长条案,季德胜把家传的制药家伙什都搬来了,铜药碾子、青花研钵、老杉木的晾药匾,跟医院的显微镜、天平秤摆在一处。

几个戴眼镜的专家成天围着看他把蜈蚣、蝎子焙成焦黄,又往药粉里掺种淡绿色的矿石末,后来化验报告上写着,那绿末子原来是种含硫的矿石,跟草药里的成分碰上能化解蛇毒。

这么折腾了小半年,中医院把季家祖传的方子改成了方便携带的药片,头一批试制的五百瓶"季德胜蛇药",不出三个月就被周边公社抢购一空。

有个跑长途的卡车司机在广西被银环蛇咬伤,靠这药片撑了三天等到送医,打那以后,全国各地的求药信像雪片似的往南通飞,药厂不得不加盖了两排厂房。

现如今南通制药厂的蛇药车间,还保留着季德胜当年定下的规矩:每年惊蛰那天要祭药王,新来的学徒头三个月只管碾药不碰配方。

车间主任老周是季德胜带出来的徒弟,他说别看现在制药都用机器了,关键的药材配比还是得靠老师傅的手感。

后来省里评非物质文化遗产,季家蛇药名列头榜,申报材料里还专门提到当年土地庙前那场惊险的试药。

要说最让南通人骄傲的,还是这蛇药救过不少外国人的命,大前年有个澳洲游客在黄山被五步蛇咬了,景区医务室给喂了两片季德胜蛇药,等抬到山下医院时已经能自己走路了。

那老外后来专门跑来南通,在制药厂门口举着"神奇中国药"的牌子拍了半天照,药厂展览室里至今摆着他送的鳄鱼标本,说是澳洲也有毒蛇,这药在他们那儿准能派上大用场。

季德胜过世快三十年了,可南通城里关于他的故事越传越神,有说他能听懂蛇语的,有说他进山采药毒蛇都绕道走的。

不过制药厂的老工人都记得,当年老爷子常挂在嘴边的话:"甭管多玄乎的药方,能救人的就是好方子。"这话现在还用红漆写在制药车间的白墙上,每天上下班的工人经过都要瞅上一眼。

0 阅读:272

评论列表

陈路

陈路

1
2025-08-08 13:25

1956年你猜国内会不会有穿洋装的日本人拿着金条找他?

用户10xxx81

用户10xxx81

1
2025-08-08 13:49

季先生造福一方百姓!先生千古!

历史少年派

历史少年派

带你看遍中国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