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坏了!”河南驻马店,男子去给玉米地浇水,在将近40度的高温下劳作,结果仅仅

山河蕴含力量 2025-08-08 10:55:21

“心疼坏了!”河南驻马店,男子去给玉米地浇水,在将近40度的高温下劳作,结果仅仅半天,皮肤就晒得生疼,回家之后,肩膀蜕皮,一片一片就像风干的墙皮一样撕下来,网友:看了很难受,种地真辛苦。 据AHTV第一时间8月5日的消息,这张晒伤的照片在当地农民的朋友圈里疯传。红肿、起泡、脱皮,看着就让人心疼。可李大哥说,现在正是玉米灌浆的关键期,三天不浇水,一季的收成就完了。 凌晨五点天还没亮透,李大哥就扛着水管下地了。他想趁着早上凉快多干点活,可是玉米地里的情况比想象中糟糕得多。 地里的玉米秆密密麻麻,把整块地围成了密不透风的蒸笼。才干了一个小时,汗水就把衣服湿透了,黏糊糊地贴在身上,每动一下都难受。 “那种感觉就像裹着湿毛巾在桑拿房里干活。”李大哥说,实在受不了,索性把上衣脱了。光着膀子确实凉快些,但太阳越升越高,皮肤开始发烫。 上午十点,气温已经飙到38度。玉米叶子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每片叶子都像刀片一样,划在皮肤上生疼。可是水管还得继续拖,地还得继续浇。 中午十二点回到家,李大哥的肩膀已经不成样子了。整个后背通红,肩膀部位起了密密麻麻的水泡,有些地方的皮已经翘起来了。 妻子赶紧拿来芦荟胶,可是涂上去根本不管用。晚上睡觉时,稍微一翻身就疼得龇牙咧嘴。第二天早上起来,枕头上都是掉下来的皮屑。 最难受的是第三天,水泡破了,新皮还没长出来,整个肩膀火辣辣的疼。可是地里的活不能停,他只能咬着牙继续干。 村里的老农都知道要穿长袖防晒,可是你试试在40度高温下,穿着长袖在玉米地里待上几个小时。那种闷热能把人逼疯,很多人宁愿晒伤也不愿意中暑。 今年的天气确实反常,驻马店连续一个多星期气温都在38度以上,最高的时候达到42度。地表温度更是高得吓人,有人测过,中午的水泥地能达到60度。 玉米正处在灌浆期,这是决定产量的关键阶段。缺水三天,籽粒就会干瘪,到时候一亩地要减产三四百斤。按现在的玉米价格,就是六七百块钱的损失。 李大哥家有十多亩玉米地,如果不及时浇水,损失就是大几千块。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这可能是孩子一学期的学费,或者老人半年的药钱。 所以即使晒伤了,第二天还得接着干。村里像李大哥这样的农民太多了,五六十岁的年纪,孩子在外打工,自己守着几亩地过日子。 有人问为什么不雇人干活?李大哥苦笑,现在请个小工一天就要150块,浇完这十亩地至少要三天,人工费就是450块,再加上水电费,成本太高了。 防晒霜?李大哥听都没听说过。就算知道,一瓶几十块钱的防晒霜,对他们来说也是奢侈品。况且在地里干活,出汗太多,涂了也没用。 其实不光是浇水,整个夏天的农活都很辛苦。打农药要背着几十斤的药桶,在玉米地里钻来钻去。除草要弯着腰一棵棵地拔,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 最让人心酸的是,这么辛苦种出来的玉米,收购价才一块二左右一斤。一亩地产一千斤,毛收入也就一千多块,除去种子、化肥、农药的成本,纯利润少得可怜。 可是不种地又能干什么呢?李大哥这个年纪,出去打工没人要。在家种地虽然辛苦,但至少能养活自己,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 村里的年轻人都走了,留下的大多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他们用晒脱皮的肩膀,撑起了中国人的饭碗。可是谁来心疼他们呢? 这就是中国农民的现状,他们不会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地在土地上耕耘。春种秋收,寒来暑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每次看到超市里摆得整整齐齐的玉米,我都会想起李大哥晒伤的肩膀。那一个个金黄的玉米棒子,都是用汗水和伤痛换来的。 城里人可能体会不到这种辛苦,空调房里敲敲键盘就能挣钱,中午还能点个外卖。而农民却要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为了几百块钱的收入拼命干活。 这种差距不仅仅是收入上的,更是生活品质上的。当我们讨论要不要买防晒霜时,他们连防晒霜是什么都不知道。 其实解决办法并不是没有。比如推广滴灌技术,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浇水的工作量。再比如农业保险,可以在极端天气时减少农民的损失。 但这些都需要投入,需要政策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不能让农民一直这么苦下去,他们也是人,也需要体面的生活。 李大哥的故事只是千万农民的缩影,在中国广袤的农村,还有无数个李大哥在默默付出。他们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亲戚,或者你老家的邻居。 下次吃饭的时候,想想碗里的粮食是怎么来的。那不是从超市货架上长出来的,而是无数农民用血汗换来的。 你身边有这样的故事吗?你的家乡农民现在过得怎么样?如果你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还记得父母在地里劳作的样子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农村生活。 信息来源: AHTV第一时间2025年8月5日

0 阅读:100

评论列表

笑看风云

笑看风云

3
2025-08-08 11:45

能做到暴晒自己这个程度的就剩钓鱼老了

山河蕴含力量

山河蕴含力量

不愿面对现实的奶茶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