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孙家栋准备回家和家人过元宵节,突然收到消息,今天单位食堂提供红烧肉,

历史探花 2025-08-08 13:24:07

1950年,孙家栋准备回家和家人过元宵节,突然收到消息,今天单位食堂提供红烧肉,孙家栋本打算吃完晚饭再回去,可他没想到,自己竟然因为一碗红烧肉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这小伙子叫孙家栋,二十出头年纪,瘦高个儿,鼻梁上架着副圆框眼镜。

"急啥呀!食堂今晚烧红烧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王建国咂着嘴说出来的话,让孙家栋迈出去的步子又收了回来。

那时候能吃上顿肉不容易,学生们肚子里都没啥油水,孙家栋想着回家路上要坐两天火车,不如吃饱了再走。

他跟着同学拐进食堂,果然闻见灶间飘来阵阵肉香,七八张长条木桌旁已经坐了不少人,大伙儿拿着搪瓷碗眼巴巴等着开饭。

谁也没想到,这顿晚饭吃着吃着就吃出了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正啃着第二块肉的时候,食堂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副校长带着两个穿军装的人走进来,屋里的说笑声戛然而止。

"同学们,解放军空军正在招预备干部,今晚八点礼堂报名!"这句话像颗火星子掉进干草堆,食堂里"嗡"地炸开了锅。

孙家栋撂下碗筷就往宿舍跑,从枕头底下翻出珍藏的苏联飞机画报——那还是他省下半个月饭钱托人从莫斯科捎回来的。

选拔考试就在冰天雪地的操场上进行,孙家栋记得特别清楚,那天他穿着单薄的棉鞋在雪地里站了三个钟头,手脚冻得发麻也没挪地方。

考官问他为啥想当空军,小伙子指着天上飞过的麻雀说:"咱们要有自己的铁翅膀,才不用总挨别人欺负。"这话把在场的老兵们都逗乐了。

半个月后,录取通知送到了他家,母亲攥着那张盖红戳的信纸直抹眼泪,父亲把过年藏的半瓶老白干拿出来倒了三杯。

到了部队上,孙家栋的俄语底子派上了大用场,那时候新中国刚和苏联老大哥签了援助协议,满院子都是斯拉夫面孔的专家。

别的战士学飞机仪表盘上的俄文标识,急得抓耳挠腮,他倒好,捧着技术手册能给大伙当翻译。

有天给司令员做会谈记录,苏联专家说了个专业术语,他唰唰几笔就译成了中文,司令员当场拍板:"这小鬼头,送他去莫斯科留学!"

在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那四年,孙家栋算是跟飞机发动机较上劲了,莫斯科冬天零下三十多度,他裹着军大衣在图书馆抄资料,钢笔水冻住了就哈口热气接着写。

有回为了搞明白涡轮叶片的材料配比,连着二十天泡在实验室,出来的时候胡子拉碴像个野人。

毕业考试那天,主考官拿着他的论文直竖大拇指:"中国同志,你这成绩能换枚斯大林奖章了!"

回国后等着他的不是熟悉的飞机设计所,而是北京西郊新成立的国防部五院。

领导找他谈话那天,窗外的梧桐树叶子正哗哗响。"家栋同志,组织上决定让你搞导弹研究。"老首长给他倒了杯茶,"知道你没接触过这个领域,但国家现在急需这方面人才。"

孙家栋捧着热茶杯没说话,隔天就把留学带回来的飞机资料锁进了文件柜。

转行搞导弹的头半年,他屋里电灯就没在十二点前灭过,书架上摆着《空气动力学》《推进剂化学》,床头贴着导弹结构图,连吃饭都在琢磨燃料配比。

有次在食堂打饭,端着碗稀饭往计算纸上洒了都没发觉,旁边同事赶紧给他递手帕,到1960年秋天,他带着团队硬是啃下了液体燃料导弹的关键技术,那天试射成功时,五十多岁的老专家抱着他哭得像个孩子。

1967年开春,钱学森先生亲自找上门来,两个人在办公室聊到深夜,窗台上的茉莉花开了又谢。"家栋啊,人造卫星这个担子,你得帮我挑起来。"钱老说话时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咱们不能总让外国人的卫星在天上转悠。"

孙家栋摸着口袋里刚收到的家书——妻子在信里说女儿学会叫爸爸了——第二天一早就带着铺盖卷搬进了研究院集体宿舍。

搞卫星那三年是真不容易,十八个人的技术团队挤在二十平米的办公室,墙上挂满图纸,地上堆着零件。

有回测试卫星天线,发现信号总是断断续续,孙家栋带着大伙三天三夜没合眼,最后发现是车间老师傅焊接时留了个针尖大的气泡。

1970年4月那个春夜,戈壁滩上的发射架被探照灯照得雪亮,孙家栋攥着观测镜的手心全是汗,当《东方红》乐曲从太空传回地面时,这个四十岁的总设计师蹲在沙地上,抓起把热乎的戈壁土捂住了脸。

时间转到九十年代,已经退休在家的孙家栋突然接到个电话,他握着听筒在阳台上站了半晌,回头对老伴说:"北斗导航系统这事,组织上还需要我。"

女儿端着中药碗追到门口:"爸,您都多大岁数了!"老爷子边系外套扣子边笑:"六十五算啥,姜子牙八十岁还带兵打仗呢!"

往后的十八个春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多了个挂拐杖的老人,犯腰疼时就让人搬个行军床搁在指挥室,耳朵犯毛病了就往太阳穴抹清凉油。

嫦娥一号发射那晚,他在指挥大厅坐了整宿,直到探测器传回第一张月面照片才靠在椅背上打盹。晨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花白头发上,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压缩饼干。

0 阅读:67

评论列表

轻裘跃马

轻裘跃马

2
2025-08-08 15:11

国之栋梁

历史探花

历史探花

感受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