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的一天,许世友的女儿许华山和朋友一起参加招飞体检,原本只是给朋友壮胆,但朋友没有通过,她却意外通过了。 许世友1905年出生在湖北麻城一个穷苦农民家,小时候家里穷,八岁就被送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学武,练了八年罗汉拳和棍术,那身手打下了基础。1926年他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年转成共产党员,投身工农红军。参加过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斗争,1934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多次战斗。抗日战争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指挥胶东战役。解放战争中,率部攻克济南,打开三大战役序幕。1955年获上将军衔,出任南京军区司令员,负责国防工作。他一生戎马,战功多,家里有七个子女,大多数从军。长子许光1929年生,早年在家务农,后来加入空军。二子许建军和三子许援朝也入伍,长女许丽、二女许桑园、四女田小兵都参军。作为三女,许华山1940年代生在北京,青少年在北京和南京长大,上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本来打算走普通路子。 许华山那年陪朋友去参加空军招飞体检,朋友多项指标不合格,没通过选拔。她本来没打算参与,但体检负责人见她体格好,建议试试。她同意后,各项检查全过,身高、视力、心肺、血压、骨密度、体重都达标,甚至超出平均水平。朋友的报告显示不适合,她却被评为好苗子。负责人给她报名表,说看她意愿,要是不想就算了。她想想飞行员职业光荣,尤其女飞行员,就填了表提交。工作人员看到她父亲是许世友,那位上将和南京军区司令,挺惊讶,建议先问问父亲意见,再决定。几天后,哈尔滨空军第一飞行学院写信给南京军区,说明她体检通过,请求许世友同意安排入伍。许世友办公室收到信,先是纳闷,不知女儿啥时去的,马上叫她来问清楚。 许华山解释是陪朋友去的,没想到自己过了。她兄姐大多从军,许世友本想让她作为小女儿过平常日子,不走军路。但她条件突出,空军需要这样人才。他考虑后,尊重她想法,同意去,但提两个条件:训练再苦也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不准用家里关系搞特殊,或借他名字求升迁。她点头答应,收拾行李出发。许世友对子女教育严,不溺爱,要求独立。他大儿子许光为尽孝,牺牲多,早年照顾奶奶,没早从军。小儿子许援朝后来官至少将,成就大。许华山这步,成了家里第二个空军成员。 许华山进入哈尔滨空军第一飞行学院,当飞行学员。起初对新生活有期待,但很快发现当飞行员难。身体指标合格只是起点,得通过层层艰苦训练才能上天。几个月后,她觉得吃不消,每天训练强度大,累到不行。她写信给父亲,说继续下去怕活不到毕业。许世友回信斥责,说路自己选,就得走到底,找办法克服。她不再抱怨,加倍努力,顺利通过所有考核,成为优秀飞行员。后来在空军三十四师服役,执行任务。一次许世友出差乘机,发现驾驶员是她,自豪地说家里出了两个飞行员,长子许光也在空军。她继续服役,转业到民航,后去美国学习,定居国外,从事写作。写了书《父亲》,讲许世友生平,用平实语言记述他传奇。
此人军衔不好评,元帅、大将都可能,他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1955年3月15日
【4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