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定义,什么是左倾、右倾?看后通俗易懂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出生

小史论过去 2025-08-08 14:14:44

毛主席定义,什么是左倾、右倾? 看后通俗易懂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普通农家。从小帮家里干农活,接触田间劳作。童年进私塾念书,背古文,接触传统知识。青少年时期离开家乡,到长沙上学,先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后进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那里他学教育,参与体育活动。1918年去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整理书籍,接触新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 1921年,他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在上海和其他代表一起讨论建党事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他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抗日战争时期,他领导延安根据地,推动整风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45年后指挥解放战争,1949年领导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后,他推动土地改革,让农民分地,提高生产积极性。1950年代领导工业化建设,工厂增多,经济起步。他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和国家主席,主持多项会议,讨论国家计划,直至1976年9月9日逝世,享年82岁。 左倾和右倾,是毛主席在195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总结讲话中提出的概念。他指出,事物在时间中运动,人们观察不合实际,就会出错。时间没到却强行推进,叫左倾;时间到了却拖延,叫右倾。这基于实践论,主观要符合客观。 他先用农业合作化举例。当时农村群众积极性高,互助组普遍存在,党的领导力量强。这些条件成熟,合作化可以大发展。有些同志却说还不能,这属于右倾。反之,如果条件不成熟,有人提出短期内全国80%合作化,这太急,叫左倾。毛主席强调,要看具体情况,不能想当然。 另一个例子是生孩子。怀孕要九个月,七个月时强行生出来,不好,叫左倾。九个月到了,孩子想出来却不让,也不对,叫右倾。这例子接地气,说明做事要顺应时机,不早不晚。 从哲学看,左倾和右倾都违背实事求是,主观脱离客观。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说,知和行要统一,反对脱离历史的错误思想。要克服,就得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 农业合作化从1955年起加速。到年底,入社农户占全国32.5%。1956年春季进入高潮,3月达80.3%,4月90.3%。到年底,除少数地区,超过96%。这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粮食产量上升,推动农业机械化。 毛泽东继续领导国家建设,部署经济计划,视察生产现场。1976年9月9日他在北京逝世。消息传出,全国悼念。

0 阅读:32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