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为了补贴家用,已经订婚的19岁女儿南下打工,从此杳无音讯。31年后,

指尖流沙呐 2025-08-08 16:49:16

1989年,为了补贴家用,已经订婚的19岁女儿南下打工,从此杳无音讯。31年后,父母通过寻亲小组寻找女儿。谁曾想,找到女儿后,她的遭遇让全家人崩溃! 曾春芳提出要外出打工的那天,家里瞬间陷入了紧张的气氛,她的父母曾德义和周梅子没料到,这个已经订婚的女儿会在临近婚期的时候提出这样的想法。 他们第一反应是拒绝,理由很直接:路途遥远,人生地不熟,外面的环境复杂,更何况她是个年轻女孩,容易遇到危险。 曾春芳坚持说在家里只能帮父母种地,挣不到钱,外出打工或许能补贴家用,也能多攒点积蓄,将来结婚生活会轻松一些。 父母担心她去了外面受委屈,更怕婚事因此生变,和未婚夫家闹出矛盾,但拗不过她的决心,反复劝说无果后,他们只能答应,让她注意安全,常与家里联系。 1989年,曾春芳带着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家乡,和几个同村的年轻人一起南下,计划先到广州找熟人介绍的工厂上班。 然而她离家后不久,就再也没有和家人联系,起初,父母以为是她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写信,可没过多久,未婚夫的家人便上门追问情况,说婚期临近,却一直联系不上她。 他们担心她变了心,甚至怀疑她是故意逃婚,父母一边应付未婚夫家,一边四处托人打听,却毫无消息。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去广州的途中,火车抵达一座中转站时,人潮拥挤,同行的几人被冲散,曾春芳第一次出远门,站在嘈杂的站台上,一时不知该往哪里走。 她试着辨认方向,想找到同伴,但很快意识到自己一个熟面孔都找不到,正当她焦急之际,两名看起来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走近,询问她的目的地。 她如释重负,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她们,对方说正好也要去广州,可以带她一起过去,还会帮她找到原本的同伴,曾春芳信以为真,跟着她们出了车站,坐上一辆小巴。 上车后不久,她感到不适,意识逐渐模糊,等再醒来时,发现自己已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这两名妇女其实是人贩子,她被直接卖到广东汕尾一个偏远村庄。 买她的是一名三十多岁的光棍男子,家境贫困,一直娶不到媳妇,娶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她给自己生孩子,延续家族香火。 到了村里,曾春芳才明白自己被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没有熟人,没有出去的机会,光棍一家对她严加看管,生怕她逃走。 起初她抗拒,不肯接受这样的生活,但对方强行占有她,并且威胁说如果她再闹,就让她“永远走不出这个村”。 不久之后,她怀孕了,怀着孩子的她更加难以行动,所有逃走的念头都被现实压制,此后,她在这个村子里被迫成婚,登记手续从未办理,但在当地人眼中,她已经是那个男人的妻子。 她为他生下几个孩子,每天在家做农活、带孩子,完全与外界隔绝,村子偏僻,外人极少来,她的名字、身份和过去的生活就这样被掩埋了。 在她被困的这些年里,曾德义和周梅子从未放弃寻找,他们走遍周边县市的工厂和车站,贴寻人启事,托亲戚到外地打听消息,也多次报警备案。 但因为当时信息闭塞,寻人手段有限,加上她的失踪没有目击证人,警方也无法查出线索,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人劝他们放弃,甚至有人当面说,曾春芳多半是不想回来了。 但父母始终不信,他们的生活几乎围绕着寻找女儿展开,农忙之余就去周边打听,听到任何一点可能的消息都会立刻赶去核实,即使一次次失望而归。 三十年过去,曾春芳的大儿子已经成家,小儿子在外打工,小儿子偶然在网上看到志愿者寻亲的信息,便决定匿名发帖,讲述母亲的情况和细节,希望有人能帮忙查到她的家乡。 帖子很快引起一个寻亲团队的关注,他们联系了当地的公安和媒体,通过比对信息和走访调查,逐步锁定了她的身份。 几个月后,节目组带着志愿者来到那个偏远村庄,与她当面确认身份,面对久违的家乡口音,她沉默良久,只说自己是耒阳黄龙村的人。 消息传到耒阳的那个晚上,曾德义和周梅子几乎没合眼,他们赶到指定地点,见到了消失三十多年的女儿。 现场没有太多言语,三个人紧紧抱在一起,父母终于确认她不是不想回家,而是被迫在异乡困了一生,三十一年的分离就在这个拥抱中结束,但背后的故事和伤痕,却无法抹去。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主要信源:寻情记—— 20200731 完整版:背负逃婚骂名31年,被拐女的生死迷局)

0 阅读:0
指尖流沙呐

指尖流沙呐

指尖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