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月开始,中国大陆就已经接手台海安全巡视,中国海警局东海分局新闻发言人宣布,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从现在开始,中国海警舰艇编队按一个中国原则环岛执法管控!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自2025年8月起,中国大陆正式由中国海警承担对台湾海峡的安全巡视工作,海警舰艇编队按照“一个中国”原则开始实施对台湾岛的环岛执法管控。这一举措在当前两岸局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长期以来,台湾海峡中间存在一条虽无法律效力却被双方默契遵守的“海峡中线”,这条隐形的界限保障了两岸军事与民用船只的相对克制。然而,随着2022年美国前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这一平衡被打破。 大陆军机军舰频繁跨越中线活动,标志着局势进入新的阶段。如今,海警常态化的环岛巡逻将这一变化扩展到了行政执法领域,明确向“台独”势力传达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坚定立场,同时也展示了大陆维护国家主权的实际行动和决心。 在处理台湾问题时,中国大陆选择由海警而非海军作为主要执法力量,这背后包含了深刻的战略考量。海军作为国家军事力量,承担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对外部军事威胁的职责。 如果派遣海军舰艇长期在台湾周边巡逻,很容易被外界误解为军事威胁,成为别有用心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相比之下,海警是具有行政执法性质的“海上警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开展巡航和管控,其活动符合法律规定,并且更容易在国际舆论中获得合理解释和支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第十二条规定,海警拥有在其管辖海域内开展巡航、管护海上界线的权利,这为海警在台湾海峡及周边海域的执法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 福建海警局自2024年2月至2025年3月期间,已多次在金门附近海域进行执法行动,查扣涉嫌非法捕捞的台湾籍渔船。 这些看似日常的行动实则意义非凡,标志着海警逐步扩大了在台湾周边海域的执法管控范围,从点到面,最终实现了环岛执法。这不仅是地理范围上的扩展,更是用实际行动强化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实。 中国海警的装备现代化且实用性强,这使得其能以较低成本、高效率执行长期巡逻任务。2024年8月,一次海警环台巡航中,三艘海警舰艇直接进入台湾海峡中部以东仅两海里水域。 装备精良的“海巡06”是台湾海峡首艘大型巡航救助船,搭载高精度的监测设备,能精准监控海上动态,堪称“移动指挥中枢”。 而“海警2901”则拥有1.2万吨排水量和76毫米速射舰炮,航速达到25节,其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能令邻国军评纷纷侧目,称其为“海上装甲车”。这些装备不仅提升了海警的执法效能,也彰显了中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的硬实力。 相较于海军舰艇庞大且运营费用极高的特点,海警舰艇则以经济适用著称。海军一艘驱逐舰一天的燃油费用足以购买多辆小轿车,而海警舰艇的运营成本则低得多。这使得海警能够承担更为频繁和长时间的巡逻任务。 2024年,南海海警查获超过1700艘次非法外籍渔船,涵盖电鱼、猎珊瑚等违法行为,既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也维护了海上治安。这些执法行动不仅强化了海警在海域管理中的权威,也树立了其维护生态和法治的良好国际形象。 另一个海警执行环台巡逻的优势在于其“无缝切换”能力。2024年10月,海警在环台巡航中同步演练查证识别、登临检查等技能,体现了日常执法训练的规范化和常态化。 若由海军执行类似任务,则会被国际社会视为军事演习,可能引发紧张升级和外部干预。海警的日常执法性质使得这些行动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接受,同时也降低了军事冲突的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并未放弃对台湾海域的军事警戒和演训。2025年4月,海警舰艇在台岛周边进行执法巡查的同时,东部战区海军也开展了联合军事演训,形成海警与海军的协同作战格局。 海军负责战略军事威慑,而海警则以行政执法强化主权的现实存在,这种“文武双全”的组合既增加了整体威慑力,又避免了军事紧张的直接升级,体现了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全方位战略部署。 海警的环岛巡逻行动并非孤立行为,而是与国家整体战略紧密配合。从法律依据到舆论策略,从日常执法到军事演训,每一步都经过精心策划。 福建海警在金门海域的执法行动,既起到了对“台独”势力的威慑作用,也表明了保护台湾同胞合法权益的态度。 这种细致入微的部署,既体现了国家对主权的坚决维护,也在国际社会中塑造了理性、合法的形象。
从本月开始,中国大陆就已经接手台海安全巡视,中国海警局东海分局新闻发言人宣布,台
幽梦化蝶飞
2025-08-09 05:40:30
0
阅读:49
用户69xxx25
台湾首先要解除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