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王近山随手消灭180名日军,但在清点战利品时,战士却疑惑道:“枪呢?

万物知识局 2025-08-09 10:16:05

1943年,王近山随手消灭180名日军,但在清点战利品时,战士却疑惑道:“枪呢?”闻讯,王近山观察日军尸体,突然发现惊人秘密。   这一年山西的抗日战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为了破坏八路军的抗日据点,日军制定了“囚笼政策”。   此政策就是想要利用道路、营地等据点,将八路军的驻扎地完全切开,并借此将抗日力量“焊死”在太行山地带。   日军的计划给沿线村民们带来了沉痛的打击,百姓的生活可谓是苦不堪言,当年9月,日军还集结了将近两万余人的部队,对八路军的据点进行清剿。   而王近山所负责的区域格外重要,山峦纵横、错综复杂,为抗日提供了天然屏障。   王近山被称为“王疯子”,作战手法以“快准狠”著称,善于找到敌人的弱点,用最小的力量给敌人痛击。   一天王近山得到消息称,日军目前正在执行运输行动,道路两旁的卡车不计其数,而车上则满载日军所需要的物资。   要知道,公路不远处就是日军的营地,分布着大量的兵力,而且武器补给也要比八路军先进太多。   可是在王近山看来,这却是一个伏击日本人的绝佳时机,兵法讲究“出其不意“,虽然临近据点,可日军正是因为如此,才会稍微放松警惕。   说干就干,敲定计划后,王近山立刻安排八路军潜伏在道路两旁,待日军车辆靠近时,王近山一声令下,所有的战士们纷纷冲向战场。   虽然车辆众多,可日军的人数却不算多,历经数个小时的“作战”,这伙日本士兵被八路军战士一举拿下。   经过清点,被杀死的日军多达180余名,可奇怪的是,如此数量的队伍,却仅仅收上来80余把步枪、机枪三挺和一百对把军刀。   这让王近山感到诧异不已,按照日军的装备,至少一名日军会配备一把枪,可眼前的情况却是,武器比人数要少。   直到看到被击杀的鬼子的着装时,王近山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批鬼子可不是普通的日军,原来是日军精心打造的“战地军官团”,这其中包括团长1人、联队长6人。   这可高兴坏了王近山,正所谓擒贼先擒王,没想到这一仗竟然一举摧毁了如此众多的日军“指挥官“。   王近山的疯狂还远不止此,“公路伏击战术”在这之前就被王近山多次使用,而且还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七亘村战役中,王近山带着五个连的兵力埋伏在日军的必经之地,还是同样的手段,在日军行驶到距离埋伏点不到10米处时,王近山带着战士们发起攻击。   这一仗直接歼灭敌军300余人,缴获枪支弹药无数,两天后还是在此地,王近山一反“战胜不复“的兵法常态,继续埋伏在此地袭击日军。   没想到,在第二天的作战中,王近山再次大获全胜,又歼灭了日军数百人,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   这一战也被军事学家称为最经典战术之一,而“王疯子”的名号也就此而来。   王近山敢打敢冲、善抓战机,用实战诠释了“兵无常势”。   信息来源: 新京报网———南国兴:“给侵略者一次迎头痛击” 中国军网———韩略村伏击战:《亮剑》伏击日军观摩团的战斗原型 人民政协网———七亘村:三天两捷建奇功 硝烟散尽展新颜

0 阅读:210

猜你喜欢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