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台湾一名女地下党在宿舍被捕,临走前祈求,让她拿件衣服,敌人轻蔑的答

平原隐者吖 2025-08-09 10:32:01

1950 年,台湾一名女地下党在宿舍被捕,临走前祈求,让她拿件衣服,敌人轻蔑的答应,随后,她在阳台取下一件旗袍,就是她这个举动,让敌人追悔莫及......   1950年2月,台湾省台北市的一处女教师宿舍,一支突如其来的特务队伍闯入院内,院子里人声骚动,不少教师被惊动出房,疑惑不解,特务们直奔其中一间宿舍,没有多言,推门而入。   在那间房里,居住着一位名叫萧明华的女教师,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她表现出出人意料的平静,只提出一个请求:让她取一件衣服。   她走向阳台,伸手将那件晾着的旗袍收了下来,这个简单的动作没有引起敌人的注意,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个女教师收衣服的自然反应。   可事实上,这件旗袍是她与同志之间约定好的暗号:挂着,代表安全;取下,代表危险,这个动作,是她向外界发出的最后一道警告。   萧明华出生于1922年,家乡在浙江嘉兴,父亲是当地有些声望的商人,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家人亲切地叫她“华宝”。   从小聪慧,学业优秀,曾就读于开封师范、重庆师范,最后考入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在那里,她展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深受台静农等学者器重。   她的文章常常发表在校刊上,受到不少学者和作家的赞赏,在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她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杰出的作家或学者。   1946年,萧明华前往北平进修,就在那一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沈崇事件,美军在北平强奸中国女学生,却最终被轻描淡写地遣返,这一事件对年轻的萧明华触动极大,她开始反思过去对国家命运的想象。   在那段时间里,她通过朋友认识了中共地下党员朱芳春,并接触到许多进步书籍,逐渐地,她的思想发生变化,开始思考自己的责任。   1947年,她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接受地下情报工作的训练,她的恩师台静农在台湾任教,主动邀请她前往台湾师范学院任职,组织决定借此机会让她前往台湾,承担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   于是,她以国文教师的身份来到台湾,表面上是一名文静的青年学者,实际上则是我党安排在台湾的潜伏人员之一。   她与朱芳春在台北以“兄妹”或“夫妻”身份共同生活,掩护身份,同时开展情报工作,由于她行事低调,言谈得体,深得同事和学生喜爱,没有人怀疑她另有身份。   为了安全传递情报,她与朱芳春设定了一个简单有效的联络方式——利用阳台上的旗袍作为信号,平日旗袍晾在阳台上,代表一切正常,若是被收起,就意味着她遇到了危险,联络人必须立即终止一切接头活动。   1950年初,台湾省内的地下组织因蔡孝乾叛变遭受重创,多人被捕,特务很快锁定了潜伏在台湾师范学院的萧明华,第一次突击搜查时,特务们试图以突然造访的方式试探她。   她冷静地引导朱芳春从后门撤离,并在敌人离开前稳住局面,没有露出任何破绽,就在那个关键时刻,她还是取下了旗袍,为战友传出最后警讯。   两天之后,特务再次上门,这一次是直接逮捕,她早已明白自己的身份已被暴露,在取下旗袍之后,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她被关押在保密局的监狱中,遭受长达九个多月的审讯和酷刑,审讯人员对她使用各种手段,从肉体折磨到精神威胁,试图撬开她的口,然而,她始终未透露组织的信息,也未牵连任何同志。   在得知萧明华拒不招供之后,特务曾希望以“立功”的方式让她悔改,特意安排她写下所谓的遗书。   在写完遗书后,她提出想见一面家人,表示见面之后愿意配合,特务见她态度动摇,误以为她被折磨得崩溃,立刻安排“哥哥”前来。   朱芳春早已用伪装身份潜伏在台北,这次以家属身份进入牢房与萧明华见面,他们用嘉兴方言交流,敌人听不懂他们的谈话内容,在这短暂的相会中,萧明华将自己所知的重要情报一一交代,由朱芳春带出监狱。   见面之后,特务兴奋地拿来笔纸,让萧明华写出组织名单,她没有动笔,只是冷静地将纸撕碎,用尽全身力气说出最后的拒绝,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立刻出动追查朱芳春的行踪,但他早已安全离开。   1950年11月8日,萧明华被秘密处决,时年28岁,她在刑场上没有留下任何惧意,请狱友帮她整理仪容,最后一次用母亲留下的梳子梳头,她将最后的尊严留给了祖国和信仰。   1982年,经过多方努力,萧明华的遗骨被迎回北京,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朱芳春亲自站在墓前,在墓碑上刻下三个字——“归来兮”。   这三个字,是对她最深的怀念,也是她回到祖国怀抱的安静宣告,她的事迹直到多年后才被公开,但她留下的精神,却早已烙印在那些曾被她守护过的生命中。  

0 阅读:107

猜你喜欢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