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军事外行,问他对解放台湾的看法就够了。要是他一开口就说“导弹

糕糕聊世界 2025-08-09 14:38:46

想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军事外行,问他对解放台湾的看法就够了。要是他一开口就说“导弹狂轰”、“火箭弹全覆盖”,几天就能解决,那十有八九是个军盲。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解放台湾这事,可远不是“火力压制”那么简单。

根据中国外交部2022年公布的数据,台湾海峡最窄处约70海里,换算成公里就是129.6公里。

这可比当年诺曼底登陆的横渡距离还长几倍,而且诺曼底登陆时,付出的代价可太大了。

盟军光是准备就花了一年多,集结了156万兵力,光登陆当天就伤亡1.2万多人,整个战役下来伤亡超过12万。

如今面对更宽的海峡,解放军要考虑的可不止是距离——潮汐、气象、海底地形,哪一样都可能成为“隐形杀手”。

就拿今年4月的“海峡雷霆-2025A”演练来说,解放军专门针对复杂海况,进行了联合封控和精确打击训练,这背后就是对实战环境的深度考量。

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克拉克上将去年5月就放话,说美国陆军正在组建“多域特遣部队”,还把“堤丰”中程导弹部署到菲律宾,明摆着是想在台海周边搞事。

他还煞有介事地分析,解放军可能采取“闪电战”,但这纯属个人的揣测罢了。

现代战争讲究体系对抗,光有导弹和飞机不够,还得看指挥、情报、后勤能不能无缝衔接。

就像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一开始导弹砸得挺猛,结果后勤跟不上,照样吃大亏。

而且台当局这些年,也在岛上修了不少“乌龟壳”,最有名的当属“佳山计划”,这个在台湾东部山区挖的地下军事基地,能藏下250架战机和配套设施,战时能快速起降,还能抗住常规导弹攻击。

要是想成功登陆,那势必要解决这些硬茬子,可这样一来,就会对岛内造成极大的破坏。

而且台军还在沿海,部署了“雄风-2”“雄风-3”反舰导弹,其中“雄风-3”射程200公里,速度2马赫,理论上能对解放军舰艇造成威胁。

不过这些导弹也有致命弱点——依赖雷达和数据链,如果解放军用电子干扰切断信号,它们就成了无头苍蝇。

说到电子战,台军近些年确实在搞小动作。

2025年1月,台陆军花9.8亿台币买了26套反无人机系统,号称能干扰无人机信号,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

有台湾媒体爆料,这些设备连大陆民用无人机都对付不了,更别说解放军的专业电子战飞机了。

更搞笑的是,台“资通电军”搞网络攻击,结果被大陆曝光了5个黑客组织,技术水平连三线APT组织都算不上,连钓鱼邮件都能留下破绽。

看来台军这电子战的水平,还暂时干扰不了解放军的导弹。

不过要想对台湾动手,国际社会的态度我们也得掂量掂量。

毕竟美国和他们的一群盟友都在盯着,巴不得中国什么时候犯错,好对我们施加舆论上的谴责。

而且一旦美日等国真的在冲突时,出兵支援台当局,那我们也将面临多线作战的压力。

不过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崛起,不少国家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2025年7月,英国《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都发文警告台海风险,担心赖清德的激进路线会引发冲突。

美国虽然嘴上喊着“挺台”,但真要为了台湾跟中国全面开战,他们得好好算算经济账——中国有3.4万亿美元国际资产,美国有5.8万亿美元资产在中国,真打起来谁损失更大,当然不得而知。

去年4月解放军演训时,美欧虽然跳出来指责,但也就是动动嘴皮子,根本不敢实质性介入。

现代战争早就不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那么简单了。

从解放军2025年4月的“海峡雷霆-2025A”演练就能看出,现在讲究的是“体系破击”——用航母编队封锁台岛以东,切断外部支援,用远程火箭炮打击港口、能源设施;用无人机和电子战飞机压制台军防空系统……

这就像下棋,得把每一步的后招都算到,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最后咱得明白,武力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就目前看来,“冷武统”才是更现实的选择——通过军事压力和经济封锁,逼得“台独”势力无路可走,最终实现和平统一。

真要到了动武那一步,解放军有绝对实力拿下台湾,但代价也不小。

所以咱们老百姓更希望看到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让台湾同胞早日回到祖国怀抱。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42
糕糕聊世界

糕糕聊世界

糕糕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