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稀土,雷倩女士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美西方不久便会解决卡脖子问题。而主流观点,认为最少也要三五年,甚至有人看十年二十年的。 雷倩掌握的信息:一是美国的MP稀土公司,七年前就着手,做着摆脱依赖的工作。她认为MP公司已经解决了0-1的问题,只是成本较高而已。二是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与马来西亚合作,已经在镝与铽两项目上获得突破。 雷倩女士的乐观像一杯烈酒,喝下去浑身发热,可仔细一品,后劲全是漏洞。MP公司确实折腾了七年,但财报上那串数字比天气预报还不靠谱——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2260万美元,德州工厂投产拖到2028年,轻稀土分离技术还卡在99.5%纯度打转,中重稀土?连影子都摸不着。所谓“0-1的突破”,不过是把矿石从加州运到得州,离中国江西赣州99.9999%的串级萃取技术差着十万八千里。 莱纳斯在马来西亚的氧化镝生产线更像个行为艺术。年产能60吨的横幅挂得震天响,转头就被扒皮——原料还得从中国进口,纯度不到90%,成本是中国的三倍。这哪是突破?分明是给中国稀土打广告:看,离开咱家技术,你们连土都吃不起! 主流观点说三五年都是客气。五角大楼砸4亿美元控股MP Materials,结果发现核心专利全捏在中国手里,重稀土回收率65%的技术活像小学生作业。美国地质调查局偷偷挖中国工程师,江西反手就祭出“离职三年禁入外企”的杀手锏。技术?人才?产业链?西方拼了老命凑齐的牌面,在中国85%的全球稀土专利面前,连赌桌都上不去。 成本才是掐死幻想的绞索。中国分离一吨稀土花800美元,美国得掏2400美元;莱纳斯在马来西亚的废水处理费比中国高五倍,MP Materials的磁体生产成本直接飙到中国三倍。资本家可不是慈善家,当特斯拉电机因为美国钕铁硼涨价15%时,马斯克第一个调头找中国签长单。 雷倩女士忽略了一个血腥现实:稀土不是挖出来就能用的土豆。从矿山到导弹制导系统,中国用300个智慧矿山和127项核心专利织成天罗地网。美国F-35战机产线因为钕铁硼断供减产12%时,福建的万吨级永磁生产线正给全球新能源车喂饭。这哪是卡脖子?分明是把对方气管都攥在手心里! 十年?二十年?看看澳大利亚专家的苦笑吧——“中国主导地位至少延续到2035年”。当中国用区块链溯源每克稀土、海关AI查获率飙到98%时,西方连走私路线都被钉死在监控屏幕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关于稀土,雷倩女士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美西方不久便会解决卡脖子问题。而主流
之年爱八卦
2025-08-09 19:20:15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