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对接下来的市场有何影响 截至2025年8月5日,两融余额为

不平凡从 2025-08-10 12:28:46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对接下来的市场有何影响 截至2025年8月5日,两融余额为20002.59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9863.11亿元,占比约99.3%;融券余额139.48亿元,占比约0.7% 。 短期看,说明市场还是在多头当中,人们风险偏好意愿较强,市场向上动能十足。下周就有可能突破前期高点3674点。 但是它是一把双刃剑,上涨可以助推市场向上冲击;下跌时,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影响,它又会成为踩踏的帮凶。 回归历史,上一次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关口要追溯到2015年5月20日,之后在2015年6月18日攀升至2.27万亿元的历史峰值。此后随着市场行情的波动,两融余额经历了大幅波动。 2015年6月18日之后,中国股市经历了一轮剧烈调整,整体呈现快速下跌并伴随多次震荡的走势,具体阶段特征如下: 1. 快速下跌阶段(2015年6月中旬 - 8月底) 6月18日前后,A股市场已处于前期牛市高点附近,随后市场情绪逆转,杠杆资金快速撤离引发连锁反应。 6月15日至7月8日,沪指在短短17个交易日内从5178点暴跌至3373点,跌幅超35%,期间多次出现千股跌停。两融余额也从2.27万亿元的峰值快速回落,7月底降至约1.4万亿元。 8月中下旬,市场再度出现恐慌性下跌,沪指从4000点附近跌至2850点,两融余额进一步收缩至不足1万亿元。 2. 震荡修复阶段(2015年9月 - 2016年初) 9月后,随着监管层出台一系列稳定市场的措施(如暂停IPO、引入救市资金等),市场逐步企稳并进入震荡整理期,沪指在2800 - 3600点区间波动。 两融余额缓慢回升,但始终未回到2万亿元以上,2016年初受“熔断机制”短暂实施影响,市场再度出现急跌,沪指一度跌至2638点,两融余额也再度承压。 这一轮调整的核心原因包括前期杠杆资金过度堆积(融资占比超99%)、市场估值过高后的泡沫破裂,以及外部因素对市场信心的冲击。整体来看,2015年6月之后的股市走势反映了高杠杆环境下市场波动放大的特征,也成为A股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调整阶段。 所以说,两融的快速上升,短期看是绝对的利好,但是时间拉长一点,这绝对是一个隐藏的大雷。

0 阅读:0
不平凡从

不平凡从

感谢大家的关注